連日來,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和積極評價胡錦濤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普遍認為講話立意高遠,內涵豐富,對中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深化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個繁榮昌盛的中國對世界和平和人類事業的發展影響深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
胡錦濤在講話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旗幟。海外人士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認為,胡錦濤在講話中強調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要意義。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加快了中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談到胡錦濤講話時,哈薩克斯坦東方研究中心研究員茹馬古洛夫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領導人“了不起的創舉”。它一方面突破了傳統社會主義理論的局限,吸納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先進經驗;另一方面又緊密結合中國政治體制和社會經濟的實際狀況,是為中國發展“量身打造”的指導方針和長遠規劃。
茹馬古洛夫說,“新中國成立后,中國成功解決了這個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百姓溫飽問題,這本身就是對全人類的巨大貢獻。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中國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從‘溫飽’過渡到‘小康’。整個國家的社會經濟領域不斷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迅速提升。”
墨西哥經濟學家何塞·瑪麗婭·巴倫蘇埃拉認為,近年來中國社會和經濟領域發生了引人注目的變化,中國政府越來越重視讓百姓從經濟發展成果中受益。巴倫蘇埃說,“平抑物價、降低房價、增加教育投入、養老、社保以及減少貧富差距等,中國領導人近年來談到最多的就是改善民生問題,并且一一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
“中國過去30多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中國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依靠改革開放”
巴西應用經濟研究所所長助理羅德里戈·阿爾維斯·特謝拉說,胡錦濤在講話中再次強調要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和科學發展,給他留下了很深印象。
特謝拉說,解放思想和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了經濟大發展,創造了30年高速增長的“奇跡”。當前中國面臨著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繼續堅持改革開放,中國就仍能夠把握“重要戰略機遇期”,在全球經濟危機進一步惡化的背景下,繼續取得可喜的發展并為世界經濟增長作出貢獻。
阿拉伯國家聯盟(阿盟)前駐華大使阿卜杜勒·瓦哈卜·薩基特說,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有的放矢、以人為本。改革開放把提高人民生產生活積極性、激發人民創新精神放在首位。改革開放取得的成績讓人民明白,自己是改革開放的最終獲益者。
非洲智庫“地區間經濟網絡”主席詹姆斯·希克瓦蒂說,中國的改革創造了社會財富,提高了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中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增加社會福利支出,包括對衛生、醫療、教育、房屋、水源方面的投入,確保全民受惠;在農業改革中則使數億農村人口生活得到改善。
60年來始終關注中國發展的比利時中國經濟貿易委員會副主席亨利·李德漢說,中國的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無可爭議的輝煌成果”。盡管世界經濟面臨危機,但中國經濟依然有不俗發展,說明改革開放為中國增強了活力和韌性。與此同時,中國近年內出現的許多社會問題依然需要通過改革開放來解決,通過全社會的發展來實現廣大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