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是一個遠近聞名的貧窮村,不通路、不通電、不通水,而今成為聞名遐邇的先進村、文明村、示范村、富裕村。改變這一切,盤縣淤泥鄉巖博村黨支部書記余留芬功不可沒。在11月9日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貴州省代表團開放日活動上,十八大代表余留芬感言:要繼續當好致富領路人,讓農民在物質和精神上實現“雙富裕”。
盤縣淤泥鄉巖博村全村有315戶,共965人。曾經是一個遠近聞名的貧窮村,不通路、不通電、不通水,人均收入不足800元。三分之一的村民沒有越過溫飽線,村里沒有積累,還欠著幾萬元的債務。
十年間,黨支部書記余留芬帶領組織黨員領辦企業、組建專業合作社等方式增加農民經濟收入。如今,巖博村村集體資產達到1000余萬元,人均純收入7200余元,擁有大小車輛160多臺。6個村民組入戶道路全部硬化,家家住上了漂亮的樓房,森林覆蓋率達65%,適齡兒童入學率、計劃生育率、廣播電視覆蓋率均達100%,近幾年來刑事發案率為零。成為聞名遐邇的先進村、文明村、示范村、富裕村。
余留芬說,巖博村下一步將按照“一強雙爭雙富”(強組織,黨員爭當帶富先鋒、群眾爭當致富能手,生活富裕、精神富足)的工作思路,探索創新、科學謀劃,在農業現代化、產業化上積極探索,做創業先行者,做致富領路人,讓農民在物質和精神上實現“雙富裕”。
余留芬呼吁:希望中央繼續加大對西部地區,特別是對貧困山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繼續出臺并實施相應優惠政策,鼓勵和幫助貴州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同時,出臺相應政策措施,著力解決農民增收難、創業難、看病貴等問題,確保廣大農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楊軍 蘇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