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源于自信,透明來自坦誠。黨的十八大開幕以來,34個代表團的分組討論陸續向媒體開放。所有持有大會采訪證件的境內外記者都可以旁聽。不僅如此,向媒體開放的代表團還在討論結束后留出一定時間供記者提問。
從十六大時向媒體開放15個代表團、允許記者旁聽,到十七大、十八大開放34個代表團,并讓記者現場提問,黨代會期間開放團組的變化,從一個側面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的自信、開放和透明。
暢所欲言 平等交流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準備好了!”9日下午的北京代表團分組討論中,代表們圍繞科學發展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暢談看法。
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村黨總支書記支芬代表說,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2020年村里的1580個院落將全部建成新小區,村集體收入將達1億元,全面小康的目標一定能如期實現。
清華大學教授胡鞍鋼代表認為,十八大報告有兩個重要關鍵詞:中國道路和中國目標。對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從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的發展軌跡看,實現的前景是樂觀的?! 「=ǜ母镩_放的生動實踐、改善民生的不斷探索、發展綠色產業的不懈努力……人民大會堂福建廳里,福建代表團的代表們從自身經歷出發,談觀點、擺事實、列數字、舉例子,熱烈討論十八大報告。
青海代表團中的藏族、蒙古族、撒拉族、回族等少數民族的代表身著特色鮮明的民族服裝,引人注目。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到西部大開發,從發展循環經濟到玉樹災后重建,代表們圍繞十八大報告,結合本省實際,展開深入討論。
“保護環境也是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世界衛生組織對全球1100個城市空氣質量進行評估,??谖涣星懊!薄跋鄬Γ牵模卸?,老百姓更關心工資收入、孩子上學、住房保障?!睆臅洝⑹¢L到基層代表,海南代表團的26名代表用具體可感的方式,詮釋他們理解的科學發展觀。
身著侗族盛裝的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王迪芬代表說,多年來的實踐證明,越開放,發展就越快。
務實坦誠 回應關切
34個團組開放,引來境內外媒體競相采訪。
9日上午8點剛過,中央企業系統代表團的代表們還沒到達,中外記者已早早來到人民大會堂陜西廳,搶占有利位置。由于記者不斷增加,工作人員不得不在記者區臨時增加十幾把椅子。討論正式開始時,已有近百名記者聚集在這里,僅路透社一家就來了七、八位記者。一時間,攝像機、照相機、便攜電腦、錄音筆等采訪設備紛紛啟動,記錄下代表們發言的每一個細節。
“與十七大時相比,不少代表團更加積極配合開放活動。”十八大新聞中心副主任祝壽臣介紹說。
9日上午,貴州代表團分組討論向中外記者開放。討論尚未開始,提前趕到的貴州省委書記、省長趙克志代表就被記者團團圍住?!百F州能否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目標?”“24年來貴州畢節改革試驗區成效如何?”一個接一個的問題使現場變成了一個小型記者招待會。
在江西代表團開放活動中,由于時間有限,規定的提問環節結束時仍有多家媒體的記者沒有得到提問機會。這時,主持人江西省委書記蘇榮代表說:“時間有限,怎么辦呢?歡迎在座的各位新聞界的朋友有時間到江西走一走、看一看,那里會產生極大的吸引力?!?/p>
祝壽臣說,十八大團組活動積極、開放的特點,還體現在代表們以更加務實、坦誠的態度,回應記者關切。
中央國家機關代表團開放活動上,《中國少年報》小記者、11歲的孫露源問:“有的食品檢查出細菌超標,有的食品檢查出色素超標,我們怎么才能吃到放心的食品?”教育部部長袁貴仁代表坦言,這是一件全社會關心的大事。各級政府和學校都要保證學生的食品安全。我們會繼續加強保障,會同質監部門、食品安全部門一起,做好、做深、做細。
透明開放 自信奮進
英國《泰晤士報》近日在一篇評論中說:十八大無疑是今年全世界召開的最重要的政治會議。
為采訪報道這場舉世矚目的盛會,2700多名中外記者齊聚北京。連日來,記者們向世界傳遞十八大的重要信息,并通過十八大感受中國共產黨開明開放的作風。
香港文匯報北京分社副社長彭凱雷參加過十六大、十七大報道,今年他繼續投入到十八大的前方報道中。彭凱雷深有感觸地說:“從這次大會開放團組等給記者提供的一系列采訪安排中,我感覺到了更加開放、透明的氣息。”
來自加拿大廣播公司的克里斯汀在西藏代表團的開放活動中獲得了提問機會。這位對西藏非常著迷的年輕女記者十分高興。她說,西藏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
記者們也注意到,十八大代表不僅頻下基層征求意見建議,有的十八大代表還積極利用新媒體手段與民眾互動,聽取基層與網絡民意。中國日報記者周荔華說,代表們用具體的實例講述了所在領域10年來的巨大變化,分享各行各業的發展進步,真實、真切、感人。
“如今,報道十八大的中外記者們顯得更加自如。央視有直播訊號,官網上各代表身份也一目了然,還可以申請十八大代表個別采訪?!眳⒓舆^十六大、十七大報道的臺灣東森電視臺資深記者王哲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