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藏高速重現百公里堵車
通暢四天后再現上萬貨車滯留,內蒙古堵車路段達120公里
●今年3月開始,京藏高速頻頻堵車。
●8月中旬開始,北京對110國道新線昌平與延慶交界附近進行大修,采取了限行措施,京藏高速開始擁堵。
●8月20日左右,各省市開始疏解擁堵車輛,部分路段恢復暢通。
●8月27日,新一輪堵車開始,蒙冀交界處擁堵30公里。
●9月1日,央視記者調查擁堵延伸至內蒙古境內,達100多公里,斷斷續續的擁堵達20多天。
- 京藏堵車時間表
昨日,剛剛部分疏通的京藏高速再次大堵車,內蒙古境內堵車路段長達120公里。今年3月份以來,京藏高速公路頻繁發生堵車現象。從8月14日開始,京藏高速公路進京方向出現堵車,堵車時間持續20多天。
27日開始新一輪擁堵
京藏高速公路持續堵車八天后,8月23日至8月26日僅僅通暢四天。8月27日開始,本報(注:新京報)記者實地走訪京藏高速北京至包頭段,發現新一輪堵車情況出現。當天下午,內蒙古冀蒙收費站,排隊貨車長達30公里,2000多輛滯留在京藏高速公路上。
據央視新聞頻道報道,昨日,堵車源頭地鄂爾多斯至集寧南路段,堵車情況比前日又增加20多公里,達到80多公里。
前晚10時25分許,北京方面不間斷放行車輛,但由于京藏高速99公里路段發生事故,河北境內車輛通行緩慢。昨日凌晨,河北開始放行車輛,但只有400多輛,內蒙古境內交通擁堵亦沒有得到緩解。
為緩解擁堵,內蒙古增派100多名交警,疏導交通。河北方面,也對入境的車輛進行勸導,將其全部分流到110國道。
司機睡覺也影響疏堵力度
昨日上午8點,央視記者沿鄂爾多斯歷時3個多小時,僅行進120多公里,到達河北東洋河收費站。此時,收費站雙向放行,交通擁堵有所緩解。
據了解,截至昨日中午12點,內蒙古境內擁堵情況最長達120公里。據測算,上萬車輛滯留。其主要原因一是大貨車停車后,啟動速度慢,二是不少大貨車司機堵車期間睡著了。
昨晚6時許,本報記者連線一名運煤司機董師傅。據其介紹,他前日下午2點從巴盟出發,晚上到達集寧后一直遭遇擁堵,被困在數千輛貨車的車流中,無法動彈。
“我們只能在車里睡了一晚。”董師傅說,昨日中午12點,車流才開始向前行進,走走停停,至目前只行駛了十幾公里,還沒有到達蒙冀交界的興和收費站。(記者展明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