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中國日報》8月25日報道:21歲的安徽姑娘左登娟整整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才成為了一名一流的奢侈品包包修理師,她在一家總部位于臺灣的奢侈品包修理店內工作。
左登娟說:“之前我是在店里的質量檢驗部門,對品牌包包一無所知。后來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學習如何辨別品牌包包的真偽,慢慢的,我就學會了怎樣清洗污點,如何修復裂痕。”
對當下的中國白領們來說,奢侈品包已成為一種“必需品”。使用奢侈品包的人也逐漸認識到對包包的保養也很重要。因此,為品牌包包提供個性化的專業保養維修服務的店面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
杜修慈是這家名為“優雅”的臺灣奢侈品包修理店的老板,他說:“年輕人喜愛奢侈品,能夠辨別出大牌包包的顏色差異和皮質材料對他們來說很重要。這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細小差異對品牌包來說會是天壤之別。”
由于勤奮好學,左登娟很快成為老板杜修慈最喜愛的學生之一。這位21歲的安徽姑娘說:“修理一個包大約要花兩到三周的時間。每個月我大概能修理40到50個包。有時候完成每個月分配的份額都很困難,但是修理包包的提成還是很誘人的。”
左登娟說她每月的基本工資是2500元(391美元),另外的提成和獎金是根據她修理的包包數量來定。
老板杜修慈介紹說:“通常那些奢侈品牌商店都會推薦客戶到我們這來護理包包。在我們的實力獲得市場認可后,我們也和很多大品牌展開了合作,而這些大品牌是我們店最有效的推銷員。”
杜修慈在上海市中心繁華的南京西路上租了個小店面,店內陳列了大量品牌包包,各大奢侈品“大腕”包包云集于此。店面雖小,但每天的客流量都很穩定。
“我們店共有17個店員,我希望的目標是每人每月修理的包包數量能達到40到50個。”杜修慈說。
在自己的皮鞋被修鞋匠修壞后,杜修慈便開起了修理店。 “當時我的鞋就被扔在烈日下烘烤,不一會就變干了。”而正是這次修鞋的經歷讓他開始思考如何為皮質品提供更好的修理服務。
《2010胡潤財富報告》稱中國有875000位百萬富翁。這一巨大的潛在市場吸引了大量的奢侈品牌。波士頓咨詢公司2010發布的一份報告稱上海和北京的奢侈品商店數量已經超過了紐約和芝加哥。此外,中國的一些二線城市也正在引進奢侈品商店。
2010年,中國的奢侈品市場大概為100億美元,而到2014年,預計中國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市場。
“總的來說,上海消費者是奢侈品消費的生力軍,他們更有時尚感。”杜修慈說,他還指出盡管競爭激烈,但上海是世界上開店的最佳地點之一。
25歲的于洋就職于保險行業。最近她的Gucci包出了點問題。她衣服的顏色褪到了包包上。對于“優雅”能否修好她的包包,她之前還心存疑惑。“店員們對我說,只要用一種特殊的清潔劑,我的包包就很容易恢復原樣。”
“污痕、裂痕、褪色、劃痕等問題需要仔細檢測,然后我們才會提供有效的建議。”杜修慈說。但是,失誤有時候也在所難免。“一次一個價值8000元(1252美元)的MiuMiu包在修護當中被損壞了,我們當即賠了顧客5000元。”
杜修慈很擔心現在提供同樣服務的店面越來越多,但是這些店面的專業技術卻有待改進。“最初我們是按每個包300元來收費,后來我們就根據不同的服務來收取費用,如清洗、上色、修理等服務的價錢都是不同的。”
“優雅”還經營另一項業務,那就是賣二手包。杜修慈介紹說:“有一些品牌包由于破壞得太厲害,主人就想賣掉它們。這也為我們開展品牌二手包買賣提供了渠道。”
對于未來的打算,杜修慈說他計劃通過開一家高檔包沙龍來拓展門店業務,同時也希望能買賣一些其他的奢侈品。
英文原文請見:http://www.yuzhongnet.com/kindle/2011-08/25/content_13189541.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
來源:中國日報網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