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危亡關頭的中國共產黨——紀念九一八事變發生80周年
今年是九一八事變發生80周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悍然大舉侵占我國東北,邁出了企圖滅亡中國的嚴重一步。在民族危亡的嚴重關頭,東北各階層民眾和愛國官兵奮起抵抗。代表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中國共產黨,更是在此后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為中華民族贏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提供了重要保證。
高舉抗日旗幟,率先領導東北抗戰
中國共產黨高舉抗日旗幟,是黨成立后就提出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綱領在抗日戰爭歷史條件下的具體體現。九一八事變發生后的第二天,中共滿洲省委就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日本侵占東北后的形勢、任務、方針和口號,發表了《中共滿洲省委為日本帝國主義武裝占領滿洲宣言》,揭露日本侵略者企圖把中國變為其獨占殖民地的“大陸政策”、“滿蒙政策”,譴責國民黨政府的妥協退讓,號召工農兵勞苦群眾“罷工罷課罷市,反對帝國主義占據滿洲!”“不投降,不繳械,帶槍到農村去實行土地革命!”特別強調“發動游擊戰爭!”10月,中共中央向中共滿洲省委發出指示信,強調黨在滿洲的主要任務是,發動和組織兵變,進行游擊戰爭;派巡視員到各地農村創建游擊隊,開辟游擊區,以武裝斗爭反抗日本侵略者。
從1931年10月開始,在東北相繼興起了為數眾多的抗日義勇軍。中國共產黨大力支持東北愛國官兵和人民群眾的抗日斗爭,同時抽調干部領導東北抗戰,組織黨領導下的抗日武裝。從1932年起,中國共產黨先后組織了由漢、滿、朝鮮、蒙古、回等民族愛國志士參加的10余支抗日游擊隊,逐漸成為東北抗日游擊戰爭的主力,并發展為東北人民革命軍、東北抗日同盟軍、東北抗日聯軍等抗日武裝,給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擊。四川人趙一曼,九一八事變后懷著“甘將熱血沃中華”、“白山黑水除敵寇”的決心來到東北,發動和組織群眾進行抗日斗爭,出任東北抗日聯軍第3軍第1師第2團政治委員。河南人楊靖宇,擔任中共滿洲省委軍委代理書記、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浴血奮戰在抗日前線,為民族解放流盡了最后一滴血。
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標志著日本帝國主義開始了全面侵華戰爭。中國若不能取得抗日戰爭勝利,就將淪為日本的殖民地。中國共產黨于7月8日通電全國:“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8月,中國共產黨在洛川會議上提出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制定了全面抗戰路線。由紅軍改編成的八路軍、新四軍開赴抗日前線,配合正面戰場開展敵后游擊戰,廣泛發動和組織人民群眾參加抗日戰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抗日武裝,活躍在東北、華北、華東、華中、華南大地,形成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從局部抗戰到全國抗戰,中國共產黨始終如一高舉抗日旗幟,沒有對日妥協投降,極大地鼓舞和激發起人們的愛國主義精神,成為奪取抗日戰爭勝利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