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子君/畫
這是一個讓很多人矛盾的時代,一方面,免費成為互聯(lián)網的潮流,像免費的安全軟件風起云涌;另一方面,靠別人花錢買東西過活的人怎么也轉不過彎來,還想“有買有賣”。是免費?還是收費?這成了大問題。這不,又有人在網絡音樂下載上面費心思了。
據11月13日《法制晚報》報道:“亞洲最大的音樂版權數(shù)據庫將于明年中期投入使用,屆時其將為網民提供200萬首國內外流行音樂作品的付費下載,且價格要比目前的付費下載便宜。這個擁有200多萬首正版音樂的國家級音樂版權數(shù)據庫,將以網站的形式為普通市民提供付費正版音樂作品的下載服務?!?/p>
對于日漸衰微的傳統(tǒng)唱片行業(yè),讓網絡音樂付費下載無異于一個“福音”;并且,付費下載正版音樂這種模式在表面上看是很有利于推進互聯(lián)網正版化進程和網絡商業(yè)繁榮的。但是在筆者看來,付費網絡音樂只是一個想上去很美的創(chuàng)意罷了。
從抵制盜版這個角度看,我認為付費網絡音樂模式的推廣是沒有太大意義的。從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進程看,盜版與正版的斗爭是時刻進行的,最近一兩年正版率在不斷提高。但正版逐漸占據優(yōu)勢的根本原因不是商家去強制人們購買正版,畢竟正版思想還需要啟蒙,根本原因是正版的價格越來越便宜甚至免費。只有正版和盜版沒有質量和價格上的區(qū)別了,絕大部分的人才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正版。這話雖然難聽,但卻是事實,而今天互聯(lián)網的狀況也的確如此。以安全軟件為例,現(xiàn)在人們用盜版殺毒軟件的怕是越來越少了。軟件如此,同樣作為網絡消費品的網絡音樂也是如此。
再說網絡音樂,在人們習慣于消費免費音樂的時候,你突然讓消費者掏錢,消費者能適應嗎?更何況這個音樂庫的下載價格不菲,“一首歌曲的正版下載價格根據歌曲的流行程度,一般在10元以內”。我甚至懷疑這是假新聞,試問,一張正版CD才多少錢呢?在這種形勢和價格之下,如果有盜版音樂出現(xiàn),消費者就會轉向盜版音樂,甚至會去想辦法盜版。這個音樂版權數(shù)據庫不像是在推廣正版,更像是為盜版造勢。
誠然,我們不能讓音樂人餓死,也不能讓唱片公司破產,但是,付費下載網絡音樂是避免這些情況發(fā)生的唯一途徑嗎?很顯然不是。互聯(lián)網的成功經驗證明,將產品免費提供給消費者再通過其他形式的增值服務才是最好的盈利方式。這樣,既可以養(yǎng)活生產者和出售者,也可以繁榮互聯(lián)網市場,還能夠讓消費者高興。像音樂下載,完全可以通過廣告等其他途徑替消費者掏錢。何樂而不為呢?由此看,付費網絡音樂的思維落后了太多太多。
推廣正版沒錯,抵制盜版更沒錯,想養(yǎng)活音樂人更在情理之中,但錯就錯在讓人們付費下載,這不符合當下時代發(fā)展。付費網絡音樂,想上去很美而已。
來源:法制日報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