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團了嗎?”已經成為時下的流行文化,有消費者說,團購會讓人上癮。目前中國的團購網站多達幾千家,讓消費者眼花繚亂,而且團購網站質量參差不齊。掌握一些團購竅門可以幫助消費者省錢、省事。
1.搜索商家口碑。團友們下單前可在大眾點評網等網站看看網友如何評價,還可以打電話給商家咨詢其接待量等。
2.選擇有知名度的團購網站。團購網站良莠不齊,網站卷款潛逃,甚至團購商家關門的事件已有發生。建議選擇有知名度、誠信度的團購網站,售后服務更有保證。
3.看清團購信息。下單前仔細閱讀消費規則,確認幾個重要信息:有效期、營業時間、限用人數、是否有其他使用限制或是附加消費。
4.避免首周扎堆消費。團購之前一定要看清楚團購的人數,做到心中有數,一般人數超過3000名的就意味著是個熱門團購,錯開頭一周的扎堆消費,可以獲得更好的體驗。更重要的是,團友在團購之前要先考慮清楚,是不是真的有購買需要。
5.切忌貪小便宜買假貨。美容產品、衣物箱包、建材等在團購時可參考門店或者官網的價格和品質,做到貨比三家。
另外需要提醒團友,邀請好友首次購買,獲10元返利,這已經是各大團購網站的標配。看到劃算的團購信息,不妨發給好友,或是發到自己熟悉的論壇里,不僅分享了信息,還能降低團購成本。在消費時帶上團購網投訴電話備用,大部分團購網站都提供客服電話,團友消費遇到問題可以隨時撥打,請團購網站來幫忙協調解決。(徐 瀟)
==相關新聞==
團購后,發票找誰要
前不久,筆者在北京大學南門附近的“連樹天上天烤鴨”店消費團購的烤鴨套餐時,注意到鄰桌的消費者在向店老板索要發票,老板以“團購消費不給予發票”為理由拒絕。最后,老板只對45元的套餐外消費開具發票。
筆者留意到,在“連樹天上天烤鴨”店團購活動頁面作出的“特別提示”里,有一條“特殊優惠,商家不提供發票;此優惠不與店內其他優惠同時使用”的提示。筆者查看多家商家團購網頁后發現,這種拒絕提供發票的現象非常普遍。商家大多表示因為團購價格低,賺不到錢,不能再開發票;團購網站則說自己只是推廣平臺,不負責開發票。那么,團購消費后,消費者到底該向誰索要發票呢?
稅務局工作人員介紹,團購優惠的價格讓利僅是商家的一種促銷方式,不能成為拒開發票的理由。商家不開發票涉嫌偷稅漏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以及實施細則的規定,商家必須依照規定,向消費者開具發票,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
至于消費者該向誰索要發票,稅務機關工作人員提醒,消費者把錢給誰就向誰索要發票。如果錢是打給團購網站的,那么發票就應該由團購網站開;錢是直接給商家,發票就應該由商家開。如果遇到對方拒開發票的情況,消費者可以向稅務局舉報。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