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在云南省“促進農業轉移人口轉變為城鎮居民工作會議”上,省委書記秦光榮宣布:為了加快全省農業轉移人口轉變為城鎮居民進程,云南省將在一定的時期內,實行轉移農戶“兼有兩個身份、享有五項保留、提供五項保障”的創新政策,鼓勵和幫助農業人口向城鎮轉移,力爭2020年全省新增轉戶進城農民1000萬人。
多年來,云南省對城鄉戶籍制度進行了改革,放寬了農民工進城的準入條件,但農村勞動力轉移進展緩慢,從2008年以來甚至出現了轉移人數逐年下降的趨勢。2010年全省城鎮戶籍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16.5%,比2007年還低0.2%。
2010年,云南省的城鎮化率為35.2%,比全國平均率低13個百分點,城鄉“二元結構”嚴重影響了云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云南省委書記秦光榮認為,云南農村勞動力轉移遲緩的問題,說明了云南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嚴重滯后。
他說,由于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滯后,制約了農業人口轉變為城鎮居民,影響統籌城鄉健康發展,必須下決心解決農民工進城不落戶的突出問題。“如果農民‘前瞻有愁、后顧有憂’,仍保持‘候鳥’式的流動狀況,將導致他們缺乏在城鎮的融入感和歸屬感,缺乏在城鎮創業、就業的信心和恒心。”因此,一定要采取特殊政策措施,從體制機制上消除農民進城的后顧之憂,提升城鎮的綜合承載能力。
云南省于近日了《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大城鄉統籌力度促進農業人口轉變為城鎮居民的意見》及《實施辦法》,明確提出了農業轉移人口:“兼有兩個身份、享有五項保留、提供五項保障”的新政。
所謂“兩個身分”、“五項保留”、“五項保障”,就是讓進城落戶的農民工在一定時期內,具有農民和城鎮居民兩個身分,與城市居民一樣享受城市就業、社保、住房、教育、醫療的同時,還在一定時期內仍然保留農村原有的承包地、宅基地、林地、計劃生育、集體經濟資產分紅等基本權益。
秦光榮指出,農業轉移人口轉變為城鎮居民,不僅是簡單地變更戶口登記,更重要的是實行城鄉統籌,滿足農民保留退路的愿望、增強他們進城發展的資本,讓他們愿進來,留得住,讓農民帶著資源、帶著資本、帶著資金、帶著尊嚴進城,在城市生活得更加放心、更加安心、更為平等、更有尊嚴。
云南省已經進入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推進農村人口轉移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這項工作將按“兩步走”推進:計劃2011年至2015年,優先解決具備條件的重點群體落戶問題,力爭每年轉戶120萬人;2016年至2020年,力爭每年轉戶80萬人,到2020年新增轉戶1000萬人,城鎮戶籍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比重上升到36%左右,城鎮化率達50%左右。
來源:中國日報云南記者站(記者 吳家春)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