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八年八月九日,西南聯大聘請梁思成(左二)、林徽因(左四)為校舍建筑工程顧問。這是聯大期間,他們攜子女梁再冰(女)、梁從誡(男)與聯大教授周培源(左一)、陳岱孫(左三)、金岳霖(左五)、吳有訓(左六)等合影——選自《周培源》
下橋后,迎面而來的人行道上栽有一行水杉。水杉是經歷地球滄桑巨變,僅在中國保存的三種植物活化石之一。水杉亙古的基因延續了耿直與蔥綠,平和的融入城市的變遷,也在向上的勃發中守望著人們的清涼與安謐。
往前行,便來到米軌鐵路邊,那時它叫滇緬鐵路。曾計劃通到緬甸臘戌,但火車通到一平浪后就未修了。鐵路西側的“昆一鋼”,是在那個全民“大戰鋼鐵”的特殊年代里興建的。這里,曾經有過爐火熊熊、映紅天際、鋼花飛濺,機聲轟鳴、軋出的鋼筋似金蛇飛舞的景象。雖然那個時代早已過去了,但是它確實給我們留下太多的凝重思考。
爬上小坡,昔日的蘇家塘村在城鎮化進程中消失了,代之以一幢幢聳立的高樓、平整的馬路、穿梭的汽車。入夜,路燈明亮,霓虹閃閃,涼風習習,沁入心脾。人行道上,路人、洋人、戀人走著;休閑吧里,茶香、酒香、花香飄逸。
幾十年前,我多次從這條路上走過。它是通往富民、武定、祿勸、元謀和四川省的驛道,中間青石鋪就,兩旁是土路。每天,人背、肩挑、馬馱著貨物翻山越嶺的來昆者,送來柴禾、木炭、大米、果蔬、富民雞土從、武定壯雞、元謀背鍋糖……離昆時,帶走洋紗、洋布、洋火、洋油、洋釘、洋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