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云南臨滄實施了城鄉居民收入倍增計劃,如今農民的腰包鼓了,房子好了,精神生活豐富了。
記者在云南臨滄一些村寨看到街道寬闊平整,路邊被綠化樹帶和果樹帶裝點,一棟棟二層、三層小樓整潔氣派,健身廣場、村民活動室、免費圖書室一應俱全。
云南臨滄市雙江縣景亢村村民的房子
“六個共同”建設新家園
40歲的俸桂榮是云南臨滄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景亢村的養豬大戶,2008年開始養豬,現在養了400多頭豬,雇傭了2個工人,同時還養了魚,有羅非魚、鯉魚和草魚等。
“我家就是靠養豬致富的,平時豬價8元∕斤,高的時候達11元∕斤,今年賣豬賣了30多萬元,三個月前花了近14萬買了輛福克斯。”俸桂榮說。
在俸桂榮的家,記者看到三層小洋樓,有300多平米,他說,“建這棟房子花了近30萬元,其中在農村信用社借了4萬元的貸款,是無息貸款。”
景亢村黨總支書記李志華告訴記者,村里成立了理事會,理事會與農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協調貸款,已爭取到戶均4萬元的貸款共250多萬元,先期貸到款的農戶將資金分配給后期貸到款的農戶使用,同時啟動民居房建設。
今年以來,景亢村以舊村、舊房為主要內容,實施了銀行貸款共同用、特色民居共同建、大事小情共同幫、公益事業共同干、產業發展共同謀、文明村寨共同創。2010年全組農村經濟總收入達212.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192元,主要經濟來源以種養業和運輸業為主。
雙江是全國唯一由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4個少數民族共同自治的民族自治縣,境內居住著23種少數民族,占總人口44.47%,先后被授予國家“民族團結進步模范自治縣”、“云南省無毒縣”和“云南省平安縣”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