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成都市出臺《成都云計算應用與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目標確定為建設全球最大的云服務和終端產品制造基地。而在此前,成都曙光公司的成都云計算中心投入運營,并應用于豬肉質量安全溯源監管,其公司的超級計算中心目前的運算速度達266萬億次/秒,名列全國第6。
自2003年英特爾入川算起,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夢想堅守八年,其間隨著戴爾、聯想、富士康、仁寶、緯創等國際巨頭相繼落戶,該產業終于喜獲豐收,為全省電子信息產業未來邁入“萬億俱樂部”打牢了根基。這是以創新的姿態、以堅定的信念等來的歷史機遇。目前,四川省的云計算、物聯網產業園區已現雛形,應用推廣進行得有聲有色,不僅先人一語,還快人一步。
“圍繞云服務、基礎軟硬件設備生產和云終端產品制造三大產業集群,不斷完善產業鏈和壯大產業規模。”成都市經信委副主任李長虹說,成都將以天府新區和高新西區為云服務與終端產品制造發展聚集區,依托綜合保稅區建設成都國際數據保稅港。成都將通過政府示范的方式推進應用,計劃每年開展10項“政務云”和“社會云”應用示范系統建設,五年內基本建成“政務云”、“社會云”、“企業云”和“高性能計算云平臺”,云服務覆蓋全市主要產業功能區,50%的規模以上企業率先實現云計算模式下的IT資源管理。
到2015年,成都云服務產業規模計劃達到300億元,基礎軟硬件設備產業達到500億元,云終端產業規模達到2200億元。云服務規模占全國市場的比重超過10%,移動智能終端產品制造占全球市場比重超過20%。
來源:中國日報四川記者站(記者 李渝)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