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城鎮化進程,可以吸引更多的農村富余勞動力從世代所依附的土地上走出來,到城鎮安家、就業,有效緩解農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推動農業的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生產。換句話說就是減少農民才能富裕農民。”2月3日,云南省委副書記、代省長李紀恒在云南省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說。
李紀恒指出,近年來,云南省按照“做強大城市、做優中小城市、做特鄉鎮、做美農村”的思路,相繼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大力推進城鎮化進程,取得明顯成效。全省城鎮化水平由“十五”末的29.5%提高到目前的36.8%。
云南將進一步優化城鎮空間布局,以昆明、曲靖、玉溪、楚雄、紅河為依托,推動滇中城市群加快發展;做大做強做美省會城市昆明,加快建設成為區域性國際城市。 據測算,我國城鎮化水平每提高1個百分點,可拉動GDP增長1.5到2個百分點;每增加1個城鎮人口,可以帶動10萬元以上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帶動3倍于農民的消費支出。
李紀恒高度重視城鎮生態文明建設,他說,“沒有綠化就沒有文化,沒有大樹就沒有歷史,沒有水面就沒有靈氣,沒有燈光就沒有生機,沒有故事就難顯美麗。綠化、大樹和水面是城市的園林綠化、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燈光代表城市的現代化,故事代表城市的文化內涵。”
云南210個特色小鎮規劃和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全面開展。同時,促進農業轉移人口轉變為城鎮居民,著力解決好進城務工人員的就業、安居、醫療、子女就學、社會保障、戶籍、農村土地管理等突出問題,確保在“十二五”期間每年實現120萬農村人口轉戶進城。
來源:中國日報云南記者站(記者 李映青 郭安菲)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