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機制手段,千方百計壯大企業
——安徽農墾巡禮報道之七
對于一個民族、國家,創新是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靈魂;對于一個企業,要發展壯大,創新也須臾不能離開。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旗幟、方向和核心競爭力的安徽農墾,要在新的一年里,進一步發展壯大,同樣面臨著創新的問題。
安徽農墾去年生產總值預計能達到18.78億元,統一經營利潤1.26億元。2012年的目標是完成生產總值22.5億元,增長15.5%;實現利潤1.45億元,增長19.5%。在這樣的發展速度要求下,農墾必須創新機制和手段,才能千方百計地發展壯大企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田文俊表示,創新是促進企業發展和調動職工積極性的原生動力,更是破解農墾發展難題的重要抓手。
安徽農墾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安徽農墾集團現轄各類企業28戶,其中包括農、茶、果場21個,專業化公司6家,建筑公司1戶;集團總資產達到49.2億元。去年一年,成績表現不俗:現代農業建設繼續加強;產業化經營趨勢良好;對外開放合作深入拓展;民生工程全力推進;集團化建設逐步強化;黨的建設和社會管理不斷加強。集團有著明確的戰略發展思路,墾區農場有著土地這個寶貴資源,專業化公司和建筑公司在各自的領域里縱橫捭闔,農墾人勤勞、勇敢、敢于和善于創業,墾區上下幸福、和諧。在這樣的有利氛圍下,農墾人搞創新更有動力。
創新機制手段去壯大企業,要求農墾圍繞核心、多方發展。要認識到現代農業是農墾的旗幟和方向,關系到農墾的生存和發展,因此要打造現代農業亮點工程,樹立示范帶動的新形象。要認識到農業產業化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伸延、是做大農墾經濟的必由之路,全力發展農業產業化企業,鑄造集團經濟的新支柱。要認識到專業公司是集團經營的重要載體,應該加快推進專業公司建設,建立集團經營的新體系。
創新機制手段去壯大企業,要求農墾做好、做活土地文章。安徽農墾擁有土地面積115萬畝,這些耕地、林地、茶果園和養殖水面都是極為寶貴的資源,應該全方位、多層次地盤活。一、可以創新墾地合作發展模式。用龍亢農場作為全國農墾唯一的農村改革試驗區的契機,進一步做好墾區和地方合作的新模式。要以墾地合作為平臺,加快農場土地資源轉化為資產,提高集團經濟控制力。二、可以試點墾區土地流轉改革。通過組建高效農業發展公司、農場農業股份發展公司,盤活身份田、招標田、現行的家庭農場土地,鼓勵有條件的農場積極流轉農村土地,輻射農墾現代農業生產方式,增強示范作用。
創新機制手段去壯大企業,要求農墾深化“走出去”的工作。農墾在津巴布韋開發的農場生產經營項目,鞏固與發展了中津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并為當地農業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要在抓好在津現有生產經營的基礎上,積極擴大規模;要拓展合作領域,試點與津方農產品加工、煤電項目、化肥等農用物資貿易等方面的合作;可以聯合相關企業共同赴津開發農場;要積極爭取國家農業示范中心項目及有關農業“走出去”專項資金,尋求政府優惠貸款對項目的支持,確保“走出去”資金落實到位。
創新機制手段去壯大企業,要求農墾做好“內引外聯”工作。在經濟全球化發展大背景下,農墾要進一步發展壯大,要學會借力,可以在國內引進合作伙伴、在境外聯系感興趣的投資者。可以通過招商引資、積極引進社會資金,盡快建成現代農業示范園。可以聯合相關企業共同開發農場。可以圍繞農業產業化及相關前沿產業,加強與省屬企業和中央企業及其他墾區合作,采取投資入股和控股等方式,共同建設大項目。可以以墾地合作為平臺、以土地為載體,積極與地方招商部門聯手招商選資。
創新機制手段去壯大企業,要求農墾在發展實體經濟時,提高資本運作能力。一要提高集團資本運作能力。要加快有能力企業的上市工作;建立墾區內部融資平臺;盡早完成小額貸款公司組建工作;加強財務分析預測;完善財務管理制度配套建設。二要強化國有資產運營管理和保值增值。要加強對各種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的運營管理,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加強對集團所屬主體酒店資產經營管理,做好新的托管工作。加強對集團機關經營性資產的清理,界定產權。建立墾區技術創新成果的使用和轉讓制度。
創新機制手段去壯大企業,要求農墾完善激勵機制。要完善企業績效考核體系和薪酬體系,充分調動經營者積極性。建立健全經營者激勵機制,鼓勵農業產業化企業經營者在法律和政策允許的范圍內,按干部管理權限批準后參股各企業。
創新機制手段去壯大企業,要求農墾廣用人才。人才是企業發展第一資源,要從選人、用人、培養、引進等方面加強人才工作。要用好墾區現有各類人才,揚長避短,量才適用。要在用人制度上,敢于打破身份界限,讓聘用人員與機關工作人員實行同崗同獎,并參與競爭上崗。
農墾是為人民提供糧食安全保障、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宏偉事業。安徽農墾人在集團堅定而正確的領導下、在今年宏偉目標的指引下,一定通過創新機制手段,更好、更快地發展壯大企業。
來源:中國日報安徽記者站(記者 馬晨光)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