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西湖農場力推農業標準化
——安徽農墾巡禮報道之十五
2011年安徽省農墾工作報告提出:要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農墾的立墾之本,著力推進農墾現代農業標準化體系建設,打造現代農業亮點工程。
按照 “著力推進農墾現代農業標準化體系建設”的要求,安徽農墾集團下屬的壽西湖農場規劃打造了近1.5萬畝的核心區。區內按照現代農業標準化模式進行了作物技術與集成示范,原種生產、高效農業生產、農機標準化體系建設、高效水產養殖、測土配方等示范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2011年上半年,小麥自播種后,就遭遇了歷史罕見的秋冬春連旱天氣。農場工作人員嚴格落實《壽西湖農場小麥高產栽培技術規范》深入一線,調查苗情、墑情,培育壯苗、化除化控、防治病蟲草害,同時農場及時出臺政策、示范帶動和現場觀摩,輔之以資金扶持等措施,使全場5.6萬畝小麥普遍得到了四遍以上的澆灌。2011年午季小麥種植生產實現了“災年”不減收的目標。
農業標準化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加快推行農業標準化是推動和促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舉措。安徽農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田文俊在安徽省農墾工作會議上指出:“現代農業是農墾的核心競爭力,是農墾的旗幟和方向,關系到農墾的生存和發展。”田文俊的話也從側面充分肯定了推行農業標準化的重要性和歷史必然性。
然而,實施農業標準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面臨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壽西湖農場人冷靜分析、準確把握,不斷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扎實推進、堅定信念、攻克難關,開創了現代農業標準化工作的新局面:領導班子認識提高了,思想統一了;農業標準化基礎條件提升了,抗災減災保障體系完善了;創新現代農業生產標準體系更加規范了;加強農民的宣傳和培訓,農業標準化生產更廣泛地運用到生產實踐了。
在壽西湖農場,除了有《壽西湖農場小麥高產栽培技術規范》之外,還有《壽西湖農場稻茬小麥高產栽培技術規范》、《壽西湖農場水稻高產栽培技術規范》、《壽西湖農場大豆高產栽培技術規范》等多個技術標準“寶典”、“指南針”。
在壽西湖農場,很多農民都“持證上崗“。通過農場組織的各類培訓,目前,已有150多名農民持有國家認可的農藝工技師證書,有500名職工持有國家認可的高級工證書。
壽西湖農場人的目標是:到十二五末,建成現代農業標準化核心區1.5萬畝,示范區 3.5萬畝,輻射帶農村5-8萬畝農業標準化生產。建成多用途高標準農田4萬畝,農機基礎設施與作業標準化達95%以上,農機技術與設備持續更新。主要農作物生產標準進一步完善并發布實施,良種、商品糧以及蔬菜等農產品生產標準化率達80%以上,生產可追溯、可監測。農場農業科技貢獻率提高10%以上,農業生產成本下降5-10%,產量提高15%以上,家庭農場畝均凈收益較2011年提高25%。
實施農業標準化,推進現代農業示范場建設,任務艱巨,道路漫長,但看到壽西湖農場人那一張張充滿激情和斗志的面孔,我們有信心在他們的努力探索下,壽西湖農場一定會成為農業標準化的典范,譜出現代農業華美的篇章。
來源:中國日報安徽記者站(記者 曹微 實習記者 孫玲娟)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