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益:堅守乳制品質量“高地”
——安徽農墾巡禮報道之十八
站在安徽淮南東郊的經濟開發區,極目遠望,上窯山、舜耕山逶迤,綠波蕩漾的窯河水匯入滔滔奔流的淮河。環視四周,藍天白云下,一望無際的綠色田野里青玉米茁壯,紫花苜蓿盛開。就在這滴翠的綠葉、秀媚的紫花叢中,一個個栓著黑白花奶牛的現代化奶牛養殖場逐漸交合融為一體,而綿延數十里的綠色牧場的盡頭,流線型銀灰屋頂下的益益乳業科技園似雄鷹展翅般翱翔……
這就是誕生于1956年一個軍墾農場中的乳制品企業;
這里擁有安徽最大的純天然平原牧場;
這里積聚了50多年專業奶牛養殖和乳品加工經驗;
這里凝練成今天安徽最大的優質奶源基地、乳制品加工基地和綠色食品基地,國家學生奶定點生產企業,安徽省唯一通過嬰幼兒奶粉生產許可證的乳業企業。
這就是有著“牧業---伊爾牧業、加工---淮南益益營養科技食品公司、銷售---益益營銷公司”三個子公司的種、養、加工、銷售一體化的“安徽益益乳業有限公司”。
作為食品生產中的“高危行業”,乳制品行業對社會責任重大,是個良心行業。站在中國乳業危機的風口浪尖上,安徽益益乳業有限公司卻一直貫徹“安全、營養、新鮮”的標準,秉持了食品企業的良心。
益益之所以能夠獨善其身,用益益乳業董事長吳明樓的話說,是因為“50多年來益益乳業一直堅持產品質量為企業生命,從奶源到生產,層層把關,絕不允許任何摻假、使假行為出現。”
這家誕生于1956年的乳業企業從一個普通的農業企業脫胎而出,成為安徽省唯一一家國這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被稱為為安徽乳業的“領頭雁”。先后獲得“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 “消費者信得過產品”、“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產品”等榮譽稱號。
保證乳制品的高品質,奶源的選擇至關重要。鮮奶的第一車間是牧場,益益所有奶源全部由自有牧場---伊爾牧業提供。益益從美國引進了優質牧草----紫花苜蓿,用這種牧草喂養的奶牛,可以提高產奶量和奶中蛋白質的含量。此外奶牛吃的粗飼料和精飼料,所執行的檢驗標準比國家標準還要高。益益不收散戶奶,杜絕了不受本公司控制的奶源進入生產線;而6個自有牧場都在生產車間的周邊,又保證了在擠奶廠把鮮奶裝入保溫的奶罐車,20多分鐘就能運抵生產車間,最大限度的保存了奶源的新鮮原生狀態。如此“統一供料、統一擠奶、統一運輸、統一標準”等“一站式”管理模式,減少了中間環節。從而實現從根本上既保證了奶源的新鮮原生狀態,又杜絕原料奶的摻雜使假行為,堅持了“綠色、專業、健康”的品牌定位。
在益益乳業,不論是工人還是管理人員,他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質量是生產出來的,不是檢驗出來的。” 益益乳業實行產品質量同員工收入相結合的質量管理機制,確保了產品出廠合格率始終保持在100%。
為做到“不合格原料不進廠、不合格半成品不進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產品不出廠”,益益在原輔材料、生產過程和成品檢驗這3個環節,制定了一套嚴格的質量標準和管理制度。采購來的原輔材料檢驗不合格,就堅決不入庫。一次,一批國外進口的乳清雜質度達不到益益的企業標準,代理商辯解說這批乳清通過了中國海關的驗收,而且別的廠家也都收了。公司的主管堅決拒收:“益益對原輔材料的內控標準高于國家標準,如果收下這批雜質超標的乳清,最后影響的就是整個益益的產品質量。”
今天的益益向消費者提供的乳制品有奶粉、超高溫滅菌奶、巴氏殺菌奶、酸牛奶、鮮牛奶、含乳飲料等八大類、9個系列、100多個品種。益益乳業投資2億多元建成的科技園工程,引進了國外的先進技術和設備,使益益乳品達到國家A級標準。和杭州貝因美集團的合作,使益益乳業成為安徽唯一一家具備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生產企業,實現了一次華麗的轉身。
“更快、更好、更強”是益益乳業永遠的追求,“十二五”期間,益益規劃新增投資1.2億元,新上乳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高端液態奶生產線等一批重點項目。力爭用3-5年時間達成銷售產值8-10億元,利稅4000萬元的發展目標。并在條件具備情況下,啟動企業上市融資工作。益益已到了由區域性強勢品牌邁向全國知名品牌的時代。正像LOGO上的“藍天白云綠草地”那樣,益益向消費者詮釋了綠色、天然,也向消費者承諾著健康、安全。
站在中國乳業危機的肩上,我們看到了希望。
來源:中國日報安徽記者站(記者 曹微 實習記者 趙睿 孫玲娟 朱艷娟)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