鲅魚圈首屆秧歌節盛裝開幕。
23日,以“龍騰虎躍 幸福鲅魚圈”為主題的中國?遼寧鲅魚圈首屆秧歌節盛裝啟幕,來自天南海北的80余支秧歌隊伍,3278人在鲅魚圈世紀廣場上盛裝起舞,創造了表演秧歌人數最多的世界紀錄。
23日是農歷壬辰年二月初二,民間俗稱“龍抬頭”日,在這一天舉辦的秧歌節活動,是對新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美好祝愿。也寄意蓄勢待發、勇立潮頭,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龍騰的壯志豪情。
秧歌節期間還舉辦了精彩的秧歌大賽、群眾秧歌健身、秧歌踩街及秧歌理論研討等豐富的活動。
“這節目多好啊,喜慶。我這既能看節目,還能參與其中,多樂和!”鲅魚圈市民王海扭著秧歌步說。
秧歌是中國的民間文化藝術中最生動、最具有群眾性和社會性、最能調動群眾情緒的藝術形式之一。東北秧歌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康熙年間,東北就已經有了“上元日”(正月十五)辦秧歌的習俗。是北方勞動人民長期創造積累的藝術財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勞動生活,又和古代祭祀農神祈求豐收,祈福禳災時所唱的頌歌、禳歌有關,并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農歌、菱歌、民間武術、雜技以及戲曲的技藝與形式,從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發展到今天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歌舞。
來源:中國日報遼寧記者站 (記者 吳勇 劉策 實習記者 姬廣忠)實習編輯:孫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