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湖南雙語網3月6日訊(記者 楊茜)長沙潮宗街古城墻自去年11月被發現以來,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2月底,湖南文物部門公布了古城墻采取原址保護與異地遷移保護相結合的方案,原址保護20米。記者獲悉,考古工作人員已經在昨天下午6點左右開始對古城墻進行切割遷移工作。根據現有的施工方案,潮宗街古城墻的切割、遷移工程預計在35天內完成。
根據原址保護方案,將在距古城墻四周各邊3米以外,修筑閉合的防滲墻,阻隔地下水的滲透,在古城墻原址底部以下,利用固化注漿處理,使古城墻原址底部以下的部分土體成為整體,保證古城墻下部不會產生滲水、下沉現象,相當于為古城墻搭建一個四周密封的“混凝土密室”,以確保城墻所處環境不受地下水的影響。同時,依靠防滲墻為支撐在城墻頂端架設玻璃罩,供市民參觀。
來源:中國日報湖南雙語網(記者 楊茜) 編輯:姚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