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記者從中共貴州省委對外宣傳工作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歷時一年的貴州省中藥現代化產業統計數據結果日前出臺,此次統計調查的標準時間為2011年1月1日,時期資料為2010年度。這也是貴州首次開展中藥現代化產業產業的數據統計。貴州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秦水介和貴州省統計局副局長劉帶春分別就2010年貴州省中藥現代化產業統計發布制度和主要數據的情況進行了介紹。
貴州中藥材種植236.35萬畝
據介紹,2010年,全省中藥材種植和野生保護撫育總面積為236.35萬畝。其中,木本類(林產)藥材156.94萬畝,草本類人工種植藥材68.85萬畝,草本類野生保護撫育藥材10.56萬畝。總產量為71.11萬噸,總產值為36.43億元。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上萬畝的品種有杜仲、黃柏、厚樸、刺梨、銀杏等23個。其中,種植面積十萬畝以上的品種有杜仲、厚樸、銀杏、花椒、五倍子、山(金)銀花、生姜、薏苡仁等8個。單品種產值超過億元的有太子參、山(金)銀花、天麻、魚腥草、山藥、生姜等6個。全省有何首烏、太子參、頭花蓼、淫羊藿4個品種通過國家GAP認證,有劍河鉤藤、大方天麻、德江天麻、赤水金釵石斛、連環砂仁、頂壇花椒、遵義杜仲、威寧黨參、正安野木瓜和織金竹蓀10個品種獲得地理標志認證。
中藥工業:單個企業突破10億元
全省醫藥行業有154家生產企業。其中,原料藥和制劑128家,中藥飲片15家,其他15家。全省醫藥行業累計藥品批準文號達2280個,其中,中成藥1191個,化學藥1072個,生物制品17個;全省擁有醫療機構制劑品種207個。通過GMP認證的中藥(民族藥)制藥企業有118家;通過GAP種植基地的企業有3家。全省醫藥行業規模以上制藥企業有95家。其中,貴陽市79家,遵義市6家,安順市3家,黔西南州2家,黔東南州1家,黔南州4家。規模以上制藥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80.41億元,其中,中成藥工業總產值156.42億元;實現工業銷售產值146.44億元,其中,中成藥銷售產值126.20億元;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11.58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6.88億元,稅收總額9.31億元。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億元的企業有31家,其中,超過5億元的企業有3家,超過10億元的企業有1家。全省中藥民族藥制劑品種達656個,其中,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獨家民族藥品種154個。仙靈骨葆膠囊、艾迪注射液入選國家保密品種。
中藥流通:10365家企業貴州淘盡
全省通過GSP認證的制藥企業有10615家,其中,零售企業10365家,80家藥品零售連鎖企業,批發業170家。全省擁有典型藥品批發和零售企業183家,實現全年營業收入152.00億元。其中,主營業務收入141.13億元,主營業務利潤5.22億元。年末庫存總額為24.05億元。其中,藥品類13.68億元,中藥材類2.65億元,中成藥類3.61億元。
2.31億元助推貴州中藥科技
全省中藥領域11家相關事業單位(高校、科研院所)和64家制藥企業共承擔中藥領域科研項目(課題)524項,項目經費內部支出2.31億元;培養碩博士263人;申請專利119件;發表論文720篇,其中,核心期刊304篇,被SCI、EI、ISTP收錄24篇;形成研究報告95篇,出版著作13部;獲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省科技進步獎12項。全省擁有制藥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研發平臺20個,省級重點實驗室8個。
年度統計報告6月出爐
秦水介表示,貴州省中藥資源豐富,中藥現代化產業在歷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依托我省中藥資源優勢和民族醫藥優勢,中藥材的種植和以中藥制造業為主的貴州省醫藥制造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貴州省中藥總產值進入全國前五位,中藥現代化產業成為我省極具增長潛力的特色優勢產業。為全面及時了解和掌握貴州省中藥現代化產業發展狀況,解決地區、部門、行業統計數據信息互通不夠問題,客觀、真實、動態反映貴州省中藥現代化產業發展趨勢,急需建立一套中藥現代化產業全口徑統計報表制度。為此,由省科技廳、省統計局牽頭,省經信委、省農委、省林業廳、省商務廳、省藥監局等部門聯合組成《貴州省中藥現代化產業統計報表制度》編制工作小組,開展了貴州省中藥現代化產業統計報表制度的研究、制定和實施工作。
貴州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秦水介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后將把中藥現代化產業統計作為貴州省年度常規的行業統計工作,并且編制《貴州省中藥現代化產業年度統計報告》,為省委省政府指導產業發展提供依據。據悉,2011年的統計工作已經接近尾聲,結果將于今年6月揭曉。
來源:中國日報貴州記者站(記者 趙凱)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