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山東省生態環境建設情況。
據山東省環境保護廳副廳長葛為硯介紹,2011年,山東省在國家減排監測體系考核中再次獲得第一名,實現了“三連冠”,這標志著山東省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較大進展。
截至2011年底,山東省已創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41個,國家級生態市1個,國家級生態鄉鎮217個,國家級生態村6個。山東已成為全國第二批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省,選取20個市、縣(市、區)作為示范區,實施重點整治項目304個。
全省17設區城市共監測52處城市生活飲用水水源地,監測項目年均值均達標。與2010年相比,省控59條重點污染河流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濃度分別下降11%和30.5%,繼續呈持續快速改善態勢。
山東制訂了全省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規劃,組織17市編制實施了城市空氣質量達標規劃,對主要大氣污染物濃度嚴重超標且改善不明顯的地區,采取定期通報、掛牌督辦、行政約談和區域限批等綜合措施,予以督促解決。
截至2011年底,全省已建成脫硫設施(含停產)的鋼鐵燒結機面積占總面積的72%,300多萬千瓦現役燃煤火電機組完成了爐內和爐外脫硝改造。全省空氣質量良好率同比上升10.2%,二氧化硫和PM10平均濃度同比分別下降14%和11.2%。
目前,全省已建成城市污水處理廠211座,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率達到90.48%,較去年提高了2.63個百分點。在2011年,國家淮河流域和海河流域考核中,山東省再獲第一,實現了淮河流域治污考核“五連冠”和海河流域治污考核“三連冠”。
為進一步改善空氣質量,加快生態山東建設,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山東省將在17個區市所有空氣質量監測點位開展PM2.5監測,每市選擇2-3個點位開展能見度監測。
據葛為硯廳長介紹,目前監測設備公開招標采購工作已經結束,預計6月底前可完成設備安裝、調試和聯網工作,7月1日起進入監測試運行階段,屆時,山東省將適時公布各市PM2.5濃度和“藍天白云、繁星閃爍”的天數。
來源:中國日報山東記者站(記者 王倩)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