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國西南部貴州省畢節市山區的興隆小學,學生們正在吃免費午餐
興隆小學的兩個小男孩吃完午餐后在幫忙洗碗
下午上課之前,興隆小學的學生準備吃午餐
近日,中國日報記者受邀前往貴州省了解免費午餐計劃對當地農村學童的幫助。
中央政府從去年10月開始進行免費午餐援助計劃,讓700個鄉鎮的2.6學生。
午飯時間,興隆小學校長張立忠看著孩子們排隊往碗里盛滿新鮮的面條。
興隆小學位于中國西南部貴州省黔西縣的一個偏遠窮困的村莊,張立忠告訴記者,他很高興看到學校的164個學生現在終于每天都能吃上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飯。
“我以前沒有吃午餐的習慣。”又矮又瘦的年僅13歲的小女孩黃淑玲說道。
在中國的城鎮,許多學生患上肥胖癥這一現象已成為一個突出問題,然而與之相反,在今年1月免費午餐計劃在貴州鄉村推行之前,黃淑玲家里都買不起午飯給她吃。黃淑玲說:“要是我餓了就喝水,然后等著放學回家吃晚飯。”
中央政府于去年10月開始推行免費午餐計劃,該計劃旨在為貧困地區的農村學童改善營養條件。目前,這個計劃已幫助了中國近700個鄉鎮的2.6億中小學生吃上了營養午餐。
張立忠告訴記者,免費午餐計劃引入興隆小學以后,黔西縣教育局每天都會給學校派發面包和牛奶,但是這個計劃實施起來并不順利。改為學校為學生現做午飯,并向學生每天發3元(50美分)零用錢。
學校的午餐根據當地人的飲食喜好改成了牛肉、米飯、面條和炒菜。“老師們每天早上都去熊家場鄉的農貿市場買新鮮蔬菜和肉類”, 張立忠說道:“我們盡量做出富含營養的飯菜,而且也希望向專業的廚師學習經驗。”他還補充說:“雖然現在許多學生仍因為家里貧窮而營養不良,但是學校的免費午餐會讓他們越來越健康的。”
采訪中,記者看到黃淑玲同學不到15分鐘就吃完了碗里的飯菜。“學校做的飯菜比我媽媽做的還要好吃”,黃淑玲這樣說道。她的笑容真切反映出,一頓3元錢的午餐對于一個身在貧困農村地區的學生來說是何等珍貴。
來源:中國日報貴州記者站(中國日報記者 崔佳)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