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記者從貴州省強制隔離戒毒出所人員無縫對接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獲悉,本月起,貴州將對強制隔離戒毒出所人員全部實現“無縫對接”,戒毒出所人員就業安置率必須達到100%,以切實解決吸毒人員戒斷鞏固難、就業安置難、回歸社會難問題。
“無縫銜接”即從出所接回、跟蹤幫教、就業安置等一套對接幫教機制。實現“無縫對接”是解決戒毒人員復吸率高的重要舉措。戒毒康復實踐證明,吸毒人員從強制隔離戒毒到回歸社會需要2至3年戒毒康復和心理矯治期。除了解決好戒毒康復人員的就業安置問題,更重要的是要在社區創造和建立一個良好的戒毒康復環境,使其徹底戒脫毒癮。
為強化強制隔離戒毒出所人員接回機制,貴州省禁毒委副主任、禁毒辦副主任、公安廳黨委副書記、副廳長趙翔要求,貴州省各級部門要建立和完善職業技能培訓機制。公安、司法強制隔離戒毒所要落實與當地“陽光工程”企業的用工聯系制度,有針對性地做好強制隔離戒毒人員在強戒期限結束前3個月的勞動技能培訓,為當地“陽光企業”提供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同時各地禁毒部門要主動協調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加大對強制隔離戒毒出所人員提供就業指導、職業介紹和職業培訓的力度,開展多崗位技能培訓,提高其就業能力。
要建立和完善就業安置機制。各地要采取以“陽光工程”企業集中安置就業為主,多種就業安置形式相結合,真正解決出所人員的生活、就業問題,就業安置率必須達到100%。對符合條件的出所人員必須安置到當地“陽光企業”或是推薦當地企業、單位就業;同時鼓勵出所人員自主創業或自謀職業的,積極為其提供小額低息貸款或給予創業資金扶持,落實稅收優惠、費用減免等政策。
建立和完善關愛幫扶機制。對喪失勞動能力或因各種原因無法就業的社區戒毒、社區康復人員,應將其納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范疇;對毒癮較重的人員要采取脫毒治療,鼓勵動員參加美沙酮藥物維持治療,積極開展心理康復、行為矯治。
據介紹,近年來,貴州省探索出以“就業安置”為核心,以“陽光企業”為載體,集“生理脫毒、身心康復、就業安置、融入社會”四位一體的“陽光工程”建設模式,對禁毒工作的深入推進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今年1至9月,貴州省社區戒毒執行率全國排名第十位;全省社區康復執行率全國排名11位;安置就業社區戒毒社區康復人員15000多名。(實習記者 曾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