擰開水龍頭,經過去氟、消毒的自來水嘩嘩嘩地流到水池里,不用澄清和過濾,就可以直接用來做飯、洗衣服……這是安徽省阜陽市潁泉區行流鎮時營村村民胡懷友老人以前從沒想過的事。事實上,自上個月總投資396萬元的時營水廠竣工使用以來,胡懷友和全村近2000戶居民就享受上了這種“城里人的供水待遇”。
在胡懷友家,年屆80歲的老人熱情地帶著筆者走進廚房,擰開水龍頭,讓筆者品嘗一下這水有多么純凈和甘甜。“多少年來,全村人的日常生活用水都是通過壓水井或小水泵抽淺層地下水。抽上來的水渾得很,別說做飯,就連洗衣服都得先在桶里澄一會。”胡懷友老人深有感觸地說。
“以前吃的地表水,沒有什么凈化措施,燒開后留下的水垢特別多,你看這鍋上都粘多厚。”來胡懷友家串門的村民李少坡,指著胡家灶臺上的一只鋁鍋說,“通上自來水就是好,現在吃水既放心又方便,大家心里都美滋滋的”。
“統籌城鄉就是要和城里人過一樣的生活——用上自來水就是一個標志,以后咱農村的生活肯定不會比城里人差,可能還要羨慕我們呢。”在時營村采訪時,筆者從村民口中聽到了這樣的話。
據潁泉區水務部門負責人介紹,2012年潁泉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總投資達2033萬元,分兩期建設6處安飲工程。其中,行流鎮時營水廠、寧老莊鎮和盛水廠為新建水廠,聞集鎮溜口水廠、中市街道辦事處王付營水廠等4個水廠為管網延伸工程。
為把農村人飲工程建成“精品工程、放心工程”,潁泉區形成了區水務局、監理單位、村鎮、群眾代表四級質量監督管理體系,做到工程招標、設備采購“公開透明、公平合理”,工程管理“嚴格到位、規范有序”,項目資金“專款專用,合理使用”;在項目建設工程中,潁泉區水務局專門選派8名業務熟悉、作風扎實的技術人員,深入每處工程,對建設工程中的工程質量、進度等進行全程監管,確保各項施工安全有序開展。 “截至2012年11月份,全區2012年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已基本完工,解決了45887名居民和1600余名師生因水污染、氟超標等原因造成的飲水安全問題。”潁泉區水務部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區將采取一系列措施,從機制建立、責任落實、資金保障等方面為新建工程的良性運行“上保險”,確保放心水源源不斷地流進農戶家。(記者 陳思玉 通訊員 葉陸苗 楊三軍 劉思航)
實習編輯:李怡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