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貴陽市近郊的花果園濕地公園,是貴陽市政府近年來將生態理念貫徹到城鎮化建設中的一項重要舉措。

田家溝村花園式的社區,這個位于湄潭縣的茶葉種植村反映了百姓生活質量的提高得益于產業發展和生態環境的和諧統一。

小城鎮經濟發展縮影:在遵義的一座小鎮上,辣椒和其他農產品的貿易正在蓬勃發展。
城鎮化作為貴州發展戰略的動力之一,貴州規劃到2020年將城鎮化率提高到50%左右,并通過城鎮化推動經濟發展和人民增收。
貴州作為我國西南內陸省份,山地和丘陵地帶占據了全省絕大部分土地面積。作為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山地省,耕地的缺乏成為貴州廣大農村百姓增收致富道路上的一道難題。
對此,貴州省委書記趙克志指出,貴州欠發達,表現在農村,根子在城市,根本出路在城鎮化。從根本上看貴州欠發達是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水平不高、不同步、不協調。適度、合理、科學地建設一批中小城鎮,不僅可以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產業集中度,而且可以較快縮小城鄉貧富差距。
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貴州加快了城鎮的快速建設和發展。按照規劃,貴州城鎮發展的總體目標是依托貴陽與遵義、以貴安新區為引擎,重點培育貴州中部地區有區域競爭力的規模化、綜合型高等級城市作為省域經濟發展極核,帶動周邊城鎮集群發展,力爭在規劃末期建成我國西南地區重要的城鎮化地區。
在城鎮空間布局上,將著重培育貴陽和遵義兩個都市圈,使其成為貴州主要的城鎮化地區,把貴安新區建設成為內陸開放型經濟示范區,同時加強安順、六盤水、畢節(大方)、銅仁、興義、盤縣、都勻、凱里、德江、從江洛貫新城等十個區域中心城市與雙核的聯動。
在城鄉公共服務職能布局上,將構建區域服務中心、縣級服務中心、鄉鎮級服務中心和村級服務中心組成的“四級公共服務職能體系”。除在現有的9個市(州)中心城區設立區域服務中心外,還將銅仁市德江縣城、六盤水市盤縣縣城和黔東南州從江縣洛貫新城納入區域中心體系建設,全省共設立12個區域服務中心。
據了解,近幾年來,貴州城鎮化建設步伐不斷加快,承載能力不斷增強,2012年全省城鎮化率已提高到35%。
根據《規劃》,到“十二五”期末,貴州將力爭使全省城鎮人口增加至1450萬人左右,城鎮化率達到41%左右;到2020年城鎮化率達到50%左右;到2030年,把城鎮化率提高到60%左右。
在發展的道路上,貴州省遵循將以生態文明理念為指引,將保護生態穩定、打造生態文明城市作為發展的核心要素之一。走出了一條適合貴州自身特點的發展之路;確保環境不會因為經濟建設和城鎮化發展而受到影響和破壞。
對于快速提升貴州城鎮化率,趙克志說,產城互動是其中的抓手和重點。“實踐證明,在園區和城市建設過程中,路修到哪里,基礎設施配套到哪里,哪里的土地就會隨之增值。”趙克志說,必須堅持走產城互動的路子,把產業園區建設與城鎮規劃建設結合起來,搞好現有產業園區與城鎮布局的銜接,合理確定工業用地、商業用地、住宅用地的規模和比例,通過商業用地和住宅用地的增值收益補助工業園區建設,實現園區帶動城區、城區反哺園區、產城互動發展。
在這方面,貴州遵義市依托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新蒲、紅花崗、和平等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統籌推進園區建設與城鎮建設,促進100平方公里城市新區和產業園區互動發展、融合發展,實現建一個園區、興一批產業、帶一片新城、促一方發展。
特別是“5個100工程”的提出,讓貴州在城鎮化過程中找到了支撐點。“5個100工程”是指“重點打造100個產業園區、重點打造100個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重點打造100個示范小城鎮、重點打造100個城市綜合體、重點打造100個旅游景區”。
這“5個100工程”中,每個工程都能促進貴州經濟快速發展,促進城鎮化快速提高。特別是在全省打造100個示范城鎮,作為加快城鎮化的重要抓手和重大平臺。
貴州在特色城鎮發展打造上,已經通過實踐作出了成績。
在玉屏大龍鎮,依托交通樞紐發展起來的城鎮正在形成特色和規模,這里圍繞交通優勢,著力發展物流倉儲業,年吞吐貨物能力500萬噸,倉儲面積30000平方米,還吸引大龍錳業、廣茂鋁業等大企業落戶產品運往珠三角地區。另外,還有以息烽縣小寨壩鎮為代表的工礦園區型城鎮不斷涌現,以花溪區青巖鎮為代表的旅游景觀型城鎮正在成型,以仁懷市茅臺鎮為代表的綠色產業型城鎮方興未艾,以遵義縣蝦子鎮為代表的商貿集散型城鎮乘勢而起,以大方縣黃泥塘鎮為代表的移民安置型城鎮正在興起。
特別是貴州茅臺酒的產地茅臺鎮,已經成為貴州城鎮化建設的的示范城鎮之一。貴州省長陳敏爾說,茅臺鎮作為全省小城鎮的龍頭,在區位、產業、人文、生態環境等方面具有打造成為示范名鎮的明顯優勢。要圍繞“貴州第一、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定位,打造宜游、宜業、宜居的示范名鎮,讓游客游得更好,讓酒產業發展得更好,讓老百姓生活得更好。
陳敏爾在政府工作會議中說,城鎮化是貴州加快發展的最大內需,黔中經濟區和黔中城市群是貴州城鎮化建設的最大平臺,貴安新區和“5個100工程”是貴州省城鎮化建設的最大引擎,推進城鎮化建設,要在彰顯生態特色、民族文化特色、山地城市特色、產業特色、建筑風格風貌特色上下功夫,要充分體現和貫徹實施工業強省和城鎮化帶動主戰略,凸顯黔中經濟區地位作用,吸納現有研究成果,進一步完善城鎮體系規劃,為推動貴州城鎮化發展提供基本遵循。
中國指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城鎮化將為貴州帶來發展的機會,比如說巨大的住房需求,“貴州未來十年新增城鎮人口約300萬人,帶動住房需求約1億平方米”。
英文原文見中國日報3月7日22版
http://www.yuzhongnet.com/cndy/2013-03/07/content_16286431.htm
(記者 蘇江元 趙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