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2010年全國“兩會”前,廣受各界關注的《關于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公布,隨后,包括陜西省寶雞市在內的16個城市進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醫改也是“兩會”代表委員普遍關注的重大民生問題。代表委員們對于政府新醫改的舉措給予了充分肯定。
全國人大代表李金柱說,應該講這是個執政理念的問題。有了錢向哪里花。所以總理這次在會上講,讓老百姓生活的有尊嚴,讓老百姓看得起病,上得起學,住得上房,這就是尊嚴。
2009年3月份,陜西省的神木縣開始全民免費醫療的試點,實施一年來,縣財政實際支出1.2億元,人均300元。趙正永代表說,神木醫改的意義,就在于神木縣把民生問題,把公共服務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第二個意義就在于他們不等、不靠,不依賴國家資金的支持,而是自己拿錢,城鄉統籌,城鄉一體,和諧社會的建設就是要共建共享。
神木縣全民免費醫療為全國財政基礎相對好的縣區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同時也說明,醫改確實需要政府加大對醫療衛生的投入。“兩會”上,代表委員呼吁國家加快投入,加大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力度,并提出了操作性很強的意見和建議。全國政協委員董協良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讓公立醫院的三級醫院、二級醫院包括社區,成為一個統一體,他們可以資源共享、設備共享,包括信息共享。
從國家推行基本藥物制度,到目前的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其中有一個核心的問題就是在現行的醫療體制下,怎樣解決醫藥分家。全國政協委員米烈漢說,如果不再以藥養醫,規范用藥,讓老百姓看病時能用最對癥、最有效、價格相對合理的藥物治療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醫改是世界性難題,公立醫院的改革成功開啟了我國新醫改的破冰之旅,但其推行和實施還有賴于我們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不斷地努力、探索和實踐。
來源:中國廣播網 編輯:馬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