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聚焦:物價上漲給中國農民帶來雙重影響

2月15日,在廣西南寧市濱湖路一處菜市場里,市民在購買豬肉。國家統計局當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4.9%,漲幅在繼2010年12月小幅回落后再度出現上揚。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河南省蘭考縣葡萄架鄉農民王洪衛養豬多年,現在還存欄5頭母豬、12頭小豬。盡管豬肉價格已經不低,但是飼料、蔬菜等價格也在上漲,這讓他喜憂參半。
“肉可以不吃或少吃點,但是蔬菜是每頓飯都得有的,這些消費支出都在增長?!蓖鹾樾l說,從養豬的角度看,當地肉價現在是10元一斤,除去飼料成本,最多算掙個辛苦錢。
即將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兩會上,“物價上漲”成為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對于中國農民來說,物價上漲是把雙刃劍:種糧養豬等帶來的收入確實增加了,但另一方面,飼料、生活必需品等價格也在持續上漲,逐步吞噬著他們掙來的“辛苦錢”。
王洪衛說,現在蔬菜、飼料價格漲得厲害。以辣椒為例,從去年的七八毛錢一斤漲到了現在的2元一斤,全家4口人每月在蔬菜上的支出比原來多1/3,而隨著玉米價格上漲,一袋濃縮料比以前要貴5塊多。
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焦廟鎮周莊村村民王延洪去年種了7畝半地,一年種兩茬,分別是小麥和玉米。由于近期糧食價格較高,他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約1200元。
“但是這幾年農資價格上漲也比較厲害。前年柴油7.2元/公斤,去年漲到8.6元;前年尿素一袋78元(100斤),去年漲到103元?!蓖跹雍榇致怨浪阋幌拢ツ昱c前年相比,每畝地多投入約200元。
隨著近些年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中國農民家里的餐桌也是越來越豐盛,有魚有肉,葷素搭配,而這些單靠自給自足,早已不能滿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