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黃海委員在作大會發言時強調,我國既是農產品生產大國,也是消費大國,農產品流通對于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義,因而要加強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
黃海委員說,去年年底,蔬菜價格大幅上漲,消費者嚴重不滿,社會輿論紛紛指向流通環節。漲價背后存在著體制性、政策性的原因,必須采取標本兼治的辦法,切實加強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納入各級政府的工作目標,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進行考核。
為此,他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大幅增加財政對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的投入。建議中央和地方財政在重要農產品集散地,投資興建或收購大型批發市場,要求管理者大幅降低收取的各種費用,穩定供應,穩定價格。有條件的城市,對社區農貿市場也可以采取類似的政策。
二是優惠政策吸引社會資金興建產區倉儲設施。建議當地政府制定優惠的土地、稅收、融資等政策,吸引大型流通企業或社會資金,到產地投資建設冷庫。
三是加強對農產品種植面積的信息引導。防止農民簡單按照上一季的價格,盲目擴大或減少種植面積,避免交替出現“賣難”、“買難”的嚴重失衡。
四是通過各種方式發展訂單農業。建議商務部、農業部、財政部繼續支持大型流通企業發展“農超對接”,在農村建立農產品直供基地,同生產者簽訂固定合同。
來源:新華社 (記者 羅沙 王宇) 編輯:楊鑫 許銀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