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一詞本是建設中的一個尋常環節,但近年來卻和“暴力”掛鉤,悲劇個案因此傳出。國家出臺了《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明文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暴力、脅迫以及其他非法手段實施搬遷”,但為何現實中仍有“暴力”?
巨大的利益誘人鋌而走險。拆遷的每個環節都有巨大的利益空間,從立項、估價到用地、招標,因此有些地方就形成了一個利益鏈條,在這個鏈條上,違規審批、私改權證、行賄受賄、欺壓百姓串通并行,既有個人犯罪,也有集體腐敗。
個別管理部門監管乏力。特別是,如果監管者也加入了利益鏈條,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條例誰來執行?暴力誰來制止?政協委員、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甄貞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拆遷領域職務犯罪處于高發階段。
制止暴力,就要讓制造暴力的人付出代價!輿論批評、紀律處分、經濟制裁,讓不惜以暴力獲得利益的人身敗名裂。此外,多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呼吁拆遷立法,當政府部門不執行條例時,法律作為最后一道防線預防拆遷犯罪,遏制拆遷暴力!
兩會傳來好消息!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直面現實:違法征地拆遷等引發的社會矛盾增多,并承諾“我們一定要以對國家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通過艱苦細致的工作和堅持不懈的努力,加快解決這些問題,讓人民滿意。”我們因此相信,暴力拆遷該結束了。
來源:人民網 編輯:于姝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