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議政集(二)
李永江委員:我國核電應加快“走出去”步伐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副理事長李永江:中國核電技術究竟處于什么水平?韓國電力公司能獲得阿聯酋200億美元的核電大單,為什么中國核電到現在沒有真正“走出去”?
李永江認為,目前中國在核電出口方面確實落后于韓國。韓國一直高度重視發展核電,核電在其總裝機中的比重接近40%,而目前核電在中國總裝機中只占1.1%。
李永江說,國際核電市場規模非常大。核電是高附加值產品,出口一個核電站相當于出口好幾億件衣服。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不僅關系到國內電力需求的滿足,更關系到中國外貿結構的轉型。國家應鼓勵核電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應從國家戰略層面高度重視中國核電“走出去”,在外交、宣傳等方面為核電“走出去”創造良好的條件。同時,應明確總體布局,大力支持自主品牌核電盡快在國內建造運營,為中國核電“走出去”打好基礎。(記者陳玉明、王宇)
王瑛代表:建立出生缺陷預防和阻斷機制
“作為預防先天性出生缺陷的一道防線,強制婚檢被取消以后,全國各地婚檢率大幅下降,而新生兒出生缺陷的發生率明顯上升。”全國人大代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衛生局副局長王瑛建議,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大“婚檢”宣傳力度,提高婚檢率,探索建立出生缺陷預防、阻斷、篩查和治療機制,降低出生缺陷的發生率。
王瑛建議,應探索建立出生缺陷預防、阻斷、篩查和治療機制。一是對出生缺陷采取預防措施,比如在北方省份對孕婦免費發放葉酸,預防新生兒神經管缺陷。二是開展社區居民健康調查,對育齡婦女開展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防治方面的健康教育。三是對孕期婦女要定期開展產前檢查。四是對已出生的嬰兒進行缺陷篩查,發現問題及時治療。五是注重由環境因素誘發的出生缺陷阻斷技術攻關。(記者伍曉陽)
馮新柱代表:加快資源就地轉化促進生態環境根本好轉
“處理好資源就地轉化與資源輸出的關系,對于促進資源型城市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實現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銅川市委書記馮新柱說。
馮新柱說,統籌推進資源轉化,延長產業鏈,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構建資源開發利用的良性循環機制,是實現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馮新柱建議國家在產業政策、金融政策、財稅政策等方面繼續給予資源型城市支持和傾斜。在重大產業項目布局上,優先考慮資源型城市。支持資源型城市建立資源就地轉化工業園區,使其享受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和國家級技術開發區的產業政策。成立專門機構,加大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的技術研發力度,對資源就地轉化中的一些關鍵技術進行攻關,將技術成果向資源型城市普及。(記者許祖華、彭紅)
周森代表:加強完善基金管理 促進慈善事業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三峽畫院院長周森呼吁:加強完善基金管理、促進慈善事業的發展。
周森代表建議,成立基金前要謹慎選擇項目,項目需有針對性、連續性。可邀請社會各界監督,采用完善的監督體制,盡可能地發揮媒體作用。基金負責人需親力親為,基金會定期為下屬基金領導人及基金人員進行專業性的培訓。除此之外,基金可建立品牌項目,采取優勝劣汰,對于長期沒有實際作用的基金進行淘汰整合。周森代表還建議,慈善立法時,應制定相應的條款來加強公益基金的管理。
李其宏代表:法院讓證人出庭作證的要求要科學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駐馬店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李其宏說,證人、鑒定人不出庭始終是困擾立法和司法實踐部門的難題,已經成為影響案件質量和制約刑事司法公正的瓶頸。
李其宏代表建議要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完善現行立法:一、明確規定違反出庭作證義務應當承擔的責任。二、要完善保障證人、鑒定人出庭作證的制度。三、建立證人作證豁免制度。
錢國玉代表:建立完善中原經濟區財稅政策支撐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財政廳廳長錢國玉表示,改革開放30年,正是區位優勢和政策導向兩大因素成就了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經濟奇跡,他呼吁建立完善中原經濟區財稅政策支撐體系。
錢國玉建議,構建完整有力的中央財稅政策支撐體系:第一,針對中原經濟區“三化”協調發展的關鍵環節,先行先試有關財稅支持政策。第二,支持中原經濟區承接產業轉移。第三,支持中原經濟區加快科技創新。第四,支持中原經濟區打造全國重要的人力資源基地。第五,支持中原經濟區建設華夏歷史文明重要傳承區。第六,支持中原經濟區進一步提高公共服務保障能力。錢國玉代表還建議國家對擬先行試點的一些財稅改革措施,如資源稅從價計征等,在中原經濟區率先試行,支持中原經濟區加快改革創新,加快形成有利于加快發展、科學發展的財政體制機制。(記者單純剛、胡俊超)
來源:新華網 編輯:孫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