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平凡的代課教師到成功的商人,從一臺照相機起家到擁有自己企業。構皮灘鎮青年王貴泉,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走出了一條從事影視、廣告、文具等綜合服務的創業之路,為青年創業樹立了榜樣。
1999年7月,王貴泉從貴州省商務專業學院畢業后,就在高坡村鐘鋒小學當代課教師。2004年,他靠每月代課150元的工資積攢下來的錢買了一臺照相機,來到了構皮灘鎮上干起了照相行業。
王貴泉說:“開始創業,十分艱難,開業的頭一天,就只剩下唯一的5元錢,一天吃了一個包子就算過去了,開業那天一直沒有顧客光臨,直到下午二點,才來了第一個顧客,賺了9元,但就是這僅有9元錢讓我看到希望,讓我在這個行業執著的走了下去。”
在創業中,王貴泉始終堅持遵章守法、文明經營,把“誠信”作為自己的經營宗旨,以誠信求生存,以誠信謀發展。努力打造誠信品牌。他一步一個腳印,使生意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單一的照相,現已發展成一個初具規模企業,從事影視、廣告、影業、文具等業務。
在經營過程中,他熱情為客戶服務,做到禮貌待客,童叟無欺,一切為顧客著想,切實做好售后服務工作。樹立了良好形象。先后被評為優秀農村能人黨員、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個體工商戶、“余慶青年榜樣”科技之星稱號等。
談及自己的創業體會,王貴泉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只要做到目標明確,勤于奉獻,創業成功并不只是一個夢想.
王貴泉說:“第一個要把自己定位好,將來想干嘛。然后朝著目標奮斗。第二個切忌不能心浮氣躁。不管做人做事都要誠實守信,特別是搞經營服務行業,我們才能贏得聲譽,贏得顧客,這樣我們的將來才會更加的美好。”
致富后,他“飲水思源、富而思進”,熱心于各種社會公益事業,以實際行動報效祖國、回饋社會。與背后坡的村民一起,群策群力硬化了進寨的公路,資助貧困學生上學、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向受災的群眾捐贈物資等很多公益活動,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
構皮灘中學學生謝玉香說:“2010年4月,我被診斷為慢性粒白血病加速期,需要施行骨髓移植手術,醫療費需要30多萬元,當時,我一家人都陷入了絕望,王叔叔向發起了倡議捐款活動,帶領個體戶、余慶縣攝影商會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為我捐款,籌集資金13萬元,幫我度過難關,我現在已基本康復,今年下半年就能重返校園,我非常高興。”
王貴泉就是這樣的人,有目標不放棄,敢于創新、勇于嘗試。 2011年6月,憑著對攝影愛好的滿腔熱忱,他組織一些業余愛好者成立七彩生活劇組,拍攝了一部以“五心”教育為題材的電視劇《期望》。豐富了地方精神文化生活,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得到大家的好評。
王貴泉說:《期望》就是我們的第一部處女作,由于我們都不是專業的,拍出來作品還是有些不足。比如拍攝技巧不成熟、演員演技不到位等。但這些對于我來說,都是寶貴的經驗,更堅定我努力的信心,現在,我們正在籌劃一部反映返鄉農民工創業的一部電視劇,劇本正在創作中,爭取在今年年底開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