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熱點“三碰頭”傳遞哪些信號
價跌量增:房企求生存別無選擇
在金星破產案之前,許多房企都在討論“生與死”的問題。如何才能活下去?許多開發商的共識是,不能“死扛死撐”,而要“順市而為”、降價求量。
剛剛過去的3月,杭州出現了多個“日光盤”,其中最著名的要數杭州濱江房產開發的“曙光之城”,該樓盤三度以超低的虧本價開盤,三度熱銷,三月中旬一周大銷近500套。
杭州濱江房產集團副總經理朱立東表示:“現在的房地產市場形勢發生了變化,如果房企死撐的話,最后就是撐死。”
正是因為降價銷售,今年第一季度,杭州主城區共成交6395套房源,其中住宅成交5014套,占總成交量的78.4%。僅3月份,杭州主城區就成交了4319套房源,創近15個月以來的最高成交量。與此同時,成交均價比2011年同期下降26.81%。
據北京中原地產統計,3月北京新建住宅簽約超8000套,環比2月上漲近50%;南京市網上房地產統計數據顯示,南京3月份商品住宅共成交6696套,環比2月大漲90%以上。
成交回升背后,是樓市價格的逐漸回落。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的報告,2012年一季度,北京樓市成交均價同比下跌達35.44%,廣州為1.10%,南京為9.27%。在其監測的20個主要城市中,今年一季度樓市成交均價同比下跌的超過一半。
綠城集團執行總經理傅林江表示,降價多少是每個企業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的,但如果真正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候,企業就只能忍痛割愛、壯士斷臂了。
沒有賣不出去的房子,只有賣不出去的價格。“剛需族”經過一年壓抑,購房需求有一個噴發式的釋放過程。一些樓盤經過不斷降價契合了“剛需族”的心理價位,不少“剛需族”順勢出手,使“日光盤”再現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