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26日下午在特區立法會答問會上回答議員質詢時表示,特區政府的施政方向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并會強化澳門區域商貿平臺的作用,優化產業結構。
按照慣例,特區行政長官每年將三次列席立法會答問大會,以加強特區政府與立法會之間的互動,促進社會大眾對政府工作進展的了解,提升施政透明度。此次是崔世安年內首次出席立法會答問會,共有24名議員提出質詢,崔世安當場對議員提出的問題一一作了解答。
崔世安在回答如何設立長遠民生政策提問時強調,特區政府首先要有穩健的經濟基礎,之后才可能完善民生制度。他說,特區政府的施政方向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去年澳門經濟增長超過20%,實現財政盈余600億澳門元(下同)。澳門目前的基本儲備、超額儲備,以及外匯儲備已有2900億元。澳門特區已有足夠經濟基礎支持長效的民生機制的建立。他表示希望在任期內可以定出醫療、社會保障及教育的長遠計劃。
崔世安還表示,特區政府將在2013年至2014年初步向社會保障基金注資100億元,以穩定基金運作,完善社保基金制度。
在回答如何實現產業多元化問題時,崔世安表示,實現產業多元化是“很辛苦”的工作,但特區政府會努力去做。特區政府會強化自身區域商貿平臺的作用,優化產業結構。目前,澳門的博彩業已變為含有許多非博彩元素的綜合項目。他說,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澳門現在有良好的基礎向世界旅游休閑中心邁進,但還需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旅游資源,提升吸引力。
在談到粵澳合作問題時,崔世安表示,特區政府正在與廣東方面研究共同合作開發橫琴問題,擬通過“以大帶小,以強帶弱”方式協助澳門中小企業進入橫琴。他說,澳大橫琴校區及橫琴中醫藥產業園是粵澳合作的兩個重點項目,特區政府已著手年內的產業園招商安排,包括設立橫琴發展澳門項目評審委員會等。
在答問會上,崔世安還分別就如何平衡經濟發展和公共開支增長,治理通貨膨脹、保護弱勢群體、公共房屋建設、政府部門服務效率、食品安全、公共服務質量等問題作了說明。(記者劉冬杰)
來源:新華網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