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受益于區域經濟增長,拉丁美洲的民航運輸增長迅速,市場潛力顯現,尤其是2011年在國際航空運輸市場上增長勢頭強勁。
波音公司此前發布消息稱,未來20年拉美地區民航客機需求量在2000架左右,將占世界總量的近6%,市場價值為2500億美元。
空客公司對拉美市場同樣表示樂觀。空客公司拉美地區銷售主管拉法雷爾·阿隆索說,未來20年拉美對空客A380這樣的超大型飛機需求預計在40架左右。阿隆索還表示,目前拉美地區機場日均運客量為10000人次左右,年均增速超過4.8%。照此速度發展,未來20年拉美地區對大飛機需求將穩步增加。具體而言,單通道客機的需求量大概在1650架左右,而雙通道大型飛機需求量為334架。
拉美航空市場潛力逐步被歐洲、中東、亞洲的航空公司認可和看重。韓國外交通商部通商交涉本部5月21日表示,在首爾舉行的韓國—巴拉圭航空協定會談上,雙方就協議文案達成一致,并進行了草簽儀式。之后,兩國航空當局將另行舉行會談,就具體航線、班次等進行討論。在與巴拉圭簽署航空協議后,韓國已經同巴西等拉美8個國家簽訂了航空協議,為韓國航空公司進一步進軍拉美航空市場提供了機會。阿提哈德航空也表示,明年中旬將開通南美航線。
值得注意的是,歐洲航空公司進軍拉美市場采用了收購的方式,這樣可以迅速擴大拉美航線網絡,在拉美航空市場上與當地航空公司形成有力競爭。比如,英國航空通過兼并伊比利亞航空的方式,獲得了覬覦已久的南美洲航線網絡。目前,漢莎航空也表示有意收購葡萄牙航空,拓展快速發展的拉丁美洲市場。
目前,我國航空公司在拉美市場上投入較少,僅開通了巴西航線。此前,民航局局長李家祥表示在“十二五”期間,我國將繼續推動民航國際化戰略,開展開通加勒比航線、增加南美航線的可行性研究。筆者認為,隨著我國與拉美貿易往來的日益頻繁,國內航空公司加大拉美航線開拓勢在必行。國內航空公司應當抓住新興市場的發展機遇,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美洲開發銀行行長路易斯·莫雷諾日前預測,中國在5年內會成為拉美地區的第一大貿易伙伴。
近年來,拉美國家采取貿易對象多元化的戰略,以化解過分依賴美國經濟的風險。10年前,美國是拉美地區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和美國的貿易額占拉美地區外貿總額的60%左右。目前,對美貿易在拉美地區外貿總額中的比重已經下降到38%。隨著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分量越來越重,中國從拉美進口初級產品的數量一直保持增長趨勢,成為拉美國家對外出口增長的主要推手。
據筆者研究,拉美國家的航空公司多為天合聯盟及寰宇聯盟的成員。從這個角度來講,這兩大聯盟的其他成員拓展拉美市場會更具優勢。對我國航空公司而言,拉丁美洲距離中國遙遠,因此開辟拉美航線并不容易。但是即將加入寰宇一家的海南航空和屬于天合聯盟的東航、南航都有合作發展的優勢,其中擁有空客A380飛機的南航也有實力執飛條件。不過,這些航空公司未來是否會重點發展拉美航線,筆者認為,還取決于民航局給予的時刻政策以及國內航空公司發展拉美航線的決心。(李攀)
來源:中國民航報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