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牙刷上沒有任何標志 海口晚報 徐春蘭 攝
某賓館的浴巾和毛巾陳舊,疊放得歪歪扭扭,懸掛的毛巾也不整齊 海口晚報 徐春蘭 攝
出門要自帶牙刷、毛巾是每一名出差者最煩惱的事情之一,這也是出于對酒店房間用品衛生安全的不信任。近日適逢各大高校新生報到之際,許多家長陪同新生一起前來報名,高校附近的酒店及家庭旅館著實火了一把。然而有不少家長反映,他們所住宿旅店里提供的用品竟然是“三無產品”,衛生難以保證。對此,記者進行調查。
消費者 酒店用品是“三無”
9月3日,來自海南大學江西籍新生楊菁向記者反映,舍友小魏的父母所住宿的一家名為紅燈隆的旅館里面的衛生用品是“三無產品”,包裝上既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又無產品執行標準和QS標志。
在采訪中記者也了解到類似的情況。家住三亞鳳凰路來海口辦事的楊先生及愛人黃女士說,他們住宿酒店的時候都會隨身攜帶牙膏、牙刷和梳子。楊先生說,他有一次使用海甸五西路一不知名的家庭旅店提供的一次性牙具,牙膏沒有泡沫、牙刷沒刷幾下就掉毛了并且向兩邊彎曲變形,有些掉的牙刷毛還塞在齒縫里,讓他非常不舒服。
海甸島四西路金龍花園的羅阿姨說,自己每次入住酒店會帶上拖鞋。因為只有少部分酒店會為客人提供一次性拖鞋,大部分酒店的拖鞋都是塑料拖鞋。海南的溫度較高,拖鞋的塑膠味很濃,這種塑膠味對老年人特別不好。除塑膠味外,有些拖鞋還殘留有汗味和臭味。“我現在要住酒店的話就帶上自己的水杯、床單、枕套、被罩等,還是用自己的放心。”
海南大學學生王琳琳說,一般不會使用酒店的洗發露。因為有同學在旅游時使用酒店提供的洗發水,結果頭皮發紅發癢。她說,好多酒店的洗發露、沐浴液都是放在墻上固定的兩個盒子里,什么時候更換,多久更換一次,產品有沒有過保質期都不清楚。因此不敢輕易使用。
走訪 衛生安全難保證
針對市民反映的情況,記者暗訪了海南大學附近以及其它地方的賓館和旅店。在紅燈隆酒店,盡管提供的一次性用品是免費的,然而牙膏、牙刷、梳子等衛生用品均是直接裝在一透明密封袋里,沒有任何標志,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廠家電話、產品執行標準以及QS標志等。牙具的旁邊放著一小卷無任何包裝的散裝廁紙。這些一次性的衛生用品被放在一個白色塑料盤里,盤里還散落有幾根頭發。在這家賓館的一間客房的衛生間里,記者看到浴巾和毛巾已經陳舊,邊緣還有些許破損,浴巾疊放得歪歪扭扭,懸掛的毛巾也不整齊,翻起來的馬桶坐便器蓋上滿是黃色的污垢,而這間客房還是準備給隨時入住的客人使用的。
當問及賓館為何使用只有透明塑料袋包裝的牙具時,賓館的人說,在賓館入住一晚就七八十塊,還包含電費、水費,根本就沒有什么賺頭。一次性牙具本來就是免費的,客人要是不放心,完全可以選擇不用而使用自己帶的。當問到這些牙具、梳子等衛生用品來自何方時,該店老板沒有作任何交待,而是用忙著招呼其他客人的方式回避這個問題。
調查 貨源來自何方
這些“三無產品”的貨源來自何方呢?在走訪中,記者發現在博愛路、新華南等路段的一些巷子口,有部分流動商販在不定期地販賣紙杯、盤、碟、筷子以及牙具等一次性產品。這些一次性衛生用品大部分都沒有任何標志。有的寫著“酒店專用”,有的寫著“衛生筷”,均沒有標明相應的生產廠址、生產日期、電話號碼及執行標準等。
經過多方打聽,記者得知部分家庭旅館以及賓館的一次性衛生用品都來自新港水產碼頭,記者馬上走訪了該地的錦晟酒店用品批發市場。在該市場一家酒店用品店,一位姓葉的員工說,在水產碼頭的批發市場,沒有一家是專門批發牙具等衛生用品的,都是經營其他的酒店用品順帶做一點浴室用品批發的。他說,透明包裝的牙具的價格非常低,最便宜的只有1角多一點,因此生產廠家要求的量就非常大,起碼是8000套起才開始批發。當問及是哪兒的生產廠家時,他說這些牙具主要是廣東及江蘇一帶地區的廠家生產的。
在該市場另外一家名為好佳歡的店內,記者看到該店主要批發刀、鍋、鍋鏟等不銹鋼制品以及盆、桶、筐、罐等塑料品,順帶做一些散客批發的衛生用品。當記者問有沒有直接用透明袋裝的牙具時,該店一員工拿來樣品,標價為1角8分一套,5000套起開始批發。記者看到此樣品與市民舉報的“三無產品”是一樣的,便買走了一些樣品。問有無梳子時,該員工表示暫時沒有樣品,但是通過與廠家聯系可以定做。(見習記者徐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