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中見般若",意指將佛家"見性、非執"的智慧融入到藝術和人生中去。琉璃工房18日以此為主題,在臺舉辦25周年紀念展,全面展示張毅、楊惠姍夫婦過去25年的經典系列作品。
紀念展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高約兩米、經7000小時作業而成,號稱當今最大的琉璃佛像作品"千手千眼千悲智"。楊惠姍表示,將敦煌第三窟千手千眼觀音壁畫翻鑄成全琉璃造像,是其畢生之愿。
據介紹,這尊佛像于去年完成原型雕像,隨后進入燒制過程。作業中共動員100多人,使用耐火材料4350公斤,琉璃晶質料4000公斤。為燒鑄此像,琉璃工坊投巨資打造出一間高達4.5米,總體積55立方米的大窯爐。佛像于今年1月進爐試燒,在冷卻4個月后出爐。
盡管這尊琉璃像已創造現代琉璃藝術史上的紀錄,但在接受兩岸媒體采訪時,楊惠姍卻指出了這尊琉璃巨像的瑕疵。夫婦二人透露,預計將于今年年底繼續新一尊"千手千眼千悲智"佛像的燒制。
在千余平方米的展區內,包括"25年經典作品區""楊惠姍的國際琉璃藝術成就區""無相無無相展區""更見菩提展區"等,并同時展示了"脫蠟鑄造工序"。
琉璃工房的兩位創辦人均是臺灣演藝界人士,楊惠姍曾獲臺灣金馬獎最佳女演員,張毅則是臺灣著名導演。回顧25年的創業歷程,楊惠姍則認為,琉璃工房的今天,是機緣使然,非常珍惜機緣。
張毅表示,當年每走一步,都不知明天在哪里。如今的琉璃工房不是單一以經營為目標,文化能影響一個民族,希望文創產業能廣泛發揮傳承傳播中華文化的作用。
目前,琉璃工房在全球已開設80余家藝廊,其中大陸有53家,今后預計將以每年12家的速度增長。(記者 林甦 何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