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新風勁吹,網絡身先士卒。網絡反腐頻頻亮劍,得益于網民的爆料。然而,炒作式反腐、虛假爆料等不和諧音也開始出現。專家認為,網絡反腐爆料者的“狂歡”,需要制度作保障。
從“冷處理”到“露頭就打”
十八大后,多名官員落馬。其中不少是網絡爆料或實名舉報引發“地火”,再與制度反腐對接使然。網友“中國的困惑”說,網絡反腐顯示了網絡民意的威力,并倒逼反腐制度創新。
在這場網絡反腐的盛宴中,相關部門的積極應對也得到了好評。一些細心的網友發現,之前的網絡爆料事件中,相關部門不一定公開應對。十八大之后,各地對網絡反腐敗的爆料事件“露頭就打”,表現出與中央高度一致的反腐決心。
此外,相關部門對一些網絡爆料事件的處理,充分尊重了網絡“快”的特點。雷政富不雅視頻曝光后,63小時被免職并立案調查。單增德因一紙承諾書,12小時后被立案調查。
“躺著也中槍”背后的反腐隱憂
然而,網友在“狂歡”同時也在反思。網友“水淡如一”說,網絡反腐缺少制度支持,舉報人遭遇報復的事件不斷增多。網友“天笑貓”擔心,網絡反腐如果沒有完善的體制,可能變成網絡“黑打”。
一些基層干部也表達了自己的擔憂。陜西省榆林市一位干部說,大量網絡反腐案件持續爆出,感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追責。其次,網絡反腐也可能加劇官員派系化,在反腐高壓下互相抱團。
有些爆料甚至淪為官場惡斗的工具。“雷政富事件”的爆料人朱瑞峰近日對媒體說,自己接觸的一些爆料人來自官場內部。
“虛假爆料對當事人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即使最后能還人清白也于事無補。”廣東省東莞市一位干部擔心,網絡反腐的“正能量”被虛假爆料沖減。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