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金志國
“企業的社會價值觀和責任胸懷,也是其定力智慧的源泉。與之相反,一些人看到做實業致富慢,增長難,‘脫實就虛’,轉向投資、投機,使得國家經濟有空心化之虞。對高速運行了30余年的中國制造和所支撐的中國經濟來講,迫切需要我們的骨干大企業帶頭實踐,在積累的基礎上,探索和創新自己的一套具有普世價值的、富有質量的穩定增長模式。企業發展‘寧要小步跑不要過山車。’”全國人大代表、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金志國破解其青島啤酒的穩定增長之謎:青島啤酒一百多年來一直專注于做好啤酒主業,但是一百年來又在不斷的變革,所以才有了“一杯酒做一百年”且依然保持鮮活生命力的企業。
金志國說,過去的十多年,面對國內外啤酒企業的激烈競爭,青島啤酒用業績詮釋了穩定增長的含義,啤酒銷量由2000年的184萬千升增加到2011年的715萬千升,同比增長286%;銷售收入由2000年的37.6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196.1億元,同比增長421%;凈利潤從2000年的1.6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15.2億元,同比增長850%;品牌價值從2000年的67.1億元增加到目前的502.5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49%。
金志國認為,企業作為商業社會的最基本單位,其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代表著一個時代的商業文明程度。在企業從成長到成熟、由成熟階段到成功階段的發展歷程中,需要在理念上,從組織價值觀向社會價值觀轉變;在責任胸懷上,從為整個供應鏈負責轉向為整個社會負責;在能力上,從供應鏈管理能力向系統管理能力轉變。
他說,其實無論是國家“十二五”開啟戰略轉型,亦或是年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敲定的穩增長主基調,也都凸顯了國家競爭層面,對實體經濟實現有質量的穩定增長的期盼和更高的要求。畢竟,只有放眼全球,不驕不躁、善于學習積累、苦練內功、勇于創新的企業,才能真正成就百年基業,實現可期的穩定增長。而中國經濟的整體走強,也最終寄托于此。
金志國表示,希望通過“兩會”,讓政府給予實體經濟更多的政策傾斜,尤其是對中小規模的經濟實體,也讓更多的企業堅守實體經濟、勇于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助力中國經濟“穩增長”,為中國強盛貢獻力量——相信“實業強則中國強”。
來源:人民網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