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勢不可擋的藝術品信托將在今年迎來兌付高峰,總涉資規模近40億元。而今年二季度和四季度將是藝術品信托退出高峰。加之各大拍賣行2013年春拍落幕,藝術品市場延續去年的下行趨勢,使得“艱難”的呼聲此消彼長。南都記者采訪獲知,藝術品信托多為固定收益型,通常多有回購協議的存在。通常字畫、陶瓷等大類藝術品相對于石頭等小類別藝術品風險小一些。投資者應該詳細了解回購協議細則。投資者最好控制在10%-20%的資金占比。
風險集中于投資顧問
據了解,投資類藝術品信托的投資標的,多為字畫和陶瓷等大類藝術品,其他還有石頭等小類藝術品。對于信托公司來說,基本沒有能力辨別真偽以及鑒別價值高低。只能通過長期從事藝術品投資的投資、管理、基金公司等投資顧問來進行資金運作。而信托公司僅僅是信托產品的發行平臺,并進行資金監管。
因此,對于藝術品信托來說,首先的風險點就在于投資顧問。啟元財富投資分析總監汪鵬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一風險主要表現在投資顧問的道德風險以及管理能力等的風險。
藝術品市場本身是一個透明度較低的市場,其鑒別真偽、估值等難度較高。如果投資顧問聯合其他利益團體,哄抬作品價值,是很難受到控制的。需要提示的是,至今藝術品信托已經走進第4個年頭。截至目前來看,藝術品信托基本都實現了成功兌付。汪鵬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藝術品信托之所以能夠實現兌付,并非投資藝術品升值。而是通過藝術品出售之外的渠道尋找資金而實現兌付的。只是這一層面并未披露而已。
估值缺乏統一標準
藝術品真偽、估值是否公允,是藝術品所特有的風險。藝術品收藏人士潘慶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亦表示,公允估值操作難度較大。不僅要考慮藝術品存量、本身完整性、藝術價值、工藝價值、文化價值等。還要看是由哪些人、哪些機構來估值。目前藝術品價格評估只能依靠所謂的專家和大機構,人為主觀性較大,沒有一個統一的評估標準。
汪鵬亦對南都記者補充說,在退出渠道方面,各地文交所通過藝術品份額交易實現退出的機制受阻以來,多數通過拍賣市場來實現。這就加大了拍賣環節的風險。如果拍賣前,藝術品被鑒別為“假”或真品但價值不高,“該只信托就大難臨頭了。”
而從交易角度的層面來看,藝術品信托發展至今,也僅僅進入第4個年頭,各方面均不成熟,不管是平臺建設還是認證體系等都不完善。尤其在信托期限方面過短,均為2年左右。僅有個別信托年限為5年期。國際上基本在10-15年左右,作為一個周期。汪鵬認為,國內藝術品信托投資者的投機性較強,兩年時間實現買入、賣出容易推動藝術品價值波動。
[投資建議]
“短期”蘊含風險
購買階段,汪鵬提醒說,投資者首先應該了解藝術品信托背后的投資顧問,對其成立時間、過往業績、行業口碑做詳細了解,如果曾經有過作假等前科,一定要謹慎投資。其次,要判斷想要投資的藝術品信托投資標的是否自己熟悉的領域。通常字畫、陶瓷等大類藝術品相對于石頭等小類別藝術品風險小一些。再次就是對整個藝術品市場走向的研究判斷。
山海財富管理中心投資總監山海表示,“目前藝術品信托大都較短期,跟藝術品的長期價值看漲的特性相沖突。這點投資者必須給予足夠重視。”投資者最好是逆勢操作,在藝術品投資冷淡、估值下降到極低位置時買入,等待下一波上漲周期。對于那些在上漲通道中,估值泡沫不大的藝術品,投資者則要重點關注,適量介入。山海進一步解釋稱,隨著經濟走向平淡,藝術品必然會受到資金面的負面影響,估價會回落。所以,在未來2到3年內,藝術品信托風險將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