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在臺北市一處考點,老師為考生加油。 新華社記者陶明攝
7月第一天的早上7時50分,臺北市私立開南高級商工職業學校的大門里已排起了兩列長隊。一些老師和家長手舉“祝福考生金榜題名”、“必勝”、“筑夢踏實”的各類看板,每當考生經過就會收獲一路的掌聲和鼓勵。
“烤”季氣溫破紀錄
7月1日是臺灣為期3天的“高考”首日,開南學校是臺北的考場之一。
這場名為指定科目考試(指考)的升大學考試,全臺約有6.6萬名考生報考。7月1日是自然組(分理工醫農,相當于大陸理科)考試,大約有2.8萬人應考。臺灣大學入學考試分為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學測,類似大陸的高中會考)和指考兩種,后者還是目前較多學生升大學的渠道。
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校長楊世瑞就在歡迎人群中。一個應考的女生過來喊“校長好”,看到學生滿頭大汗,楊世瑞用手中寫有“加油”的紙板為她扇風,并叮囑“放輕松”。
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烤”季。7月1日,臺灣氣象局預告最高溫度35攝氏度,清晨8時已是艷陽高照。
“陪考”人數也不少
“我期望學生能夠把她們平時的實力都發揮出來。”楊世瑞說:“我們的校服是小藍褲,所以一旦看到穿小藍褲的學生,就知道是我們的學生來了,就會為他們加油。”
當天的“陪考”大軍為數不少。有家長提著裝滿解暑綠豆湯的保溫瓶,還有家長拿著復習資料幫孩子最后“抱佛腳”。8時25分,考生入場,還有不少家長在考場外透過玻璃“東張西望”。
手拿加油旗的丁女士邊為學校充當“打氣”志工,邊記掛著考場里的兒子。她說,臺灣流行考試前要去文昌宮里“拜拜”,她和不少家長都去祈福法會了。甚至有家長還遵守考前不能吃雞蛋、肉丸(形似零分)、蝦(代表抓瞎),還有考生穿耐克鞋,“因為標志像打勾,代表對了”。
考試越來越平靜
6月30日,臺北市孔廟還舉辦了考生祈福活動,邀請書法家現場揮毫“金榜題名”“魁星高照”等字送給考生。也有家長帶著蔥(代表聰明)、青蒜(會算)、橘子葉(吉祥)、礦泉水(文思泉涌)、粽子(包中)等物品,祈求考試順利。
“指考越來越趨于平常平靜。”楊世瑞表示,看到大陸的高考氣氛非常緊張嚴肅,臺灣前幾年也是這樣。不過現在入學方式比較多元化,錄取率比較高,壓力也相對沒那么大了。(據新華社臺北7月1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