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2 出車率
此前交,通委曾表示提,高租價主要目的是增長司機收入,刺激出車積極性尤,其是早晚高峰時段的出車率。對于這一設想司,機和出租車公司反映效果積極。
早晚高峰出車率增加
昨天,記者從交通主管部門了解到,調價首月出租車總體的出車率尚在統計當中,但初步來看的確有所增加。
根據手機打車軟件運營商百米出租車提供的數據,調價后,司機的平均電召應答率達79%,上漲了9%。其中,高峰時應答率為75%,平峰應答率為82%。百米出租車相關負責人表示,之所以高峰應答率還是稍低,主要是因為司機對高峰堵車心有余悸,同時也擔心乘客在堵車過程中下車。
記者從幾家大型出租車公司了解到,從初步的統計數據來看,公司早晚高峰出車率增加近20%。此前,公司早高峰出車率基本在60%。
一家出租車公司經理介紹,晚高峰出車率增加非常明顯,調價前很多司機從下午四五點就開始休息,但現在司機至少工作至晚7點才休息。
但目前早高峰時段交接班的現狀難以改變,延慶、房山等郊區司機進城上班,即便搭乘最早班車,進城后的時間一般也趕在高峰時段。如果能解決司機上班問題,早高峰交接班情況或許會減少。
趴活點停駛車輛減少
調價前,為避免早晚高峰拉活,司機常在德勝門、馬甸橋以及三元橋附近交接班,因此這里也成為重要的趴活點。為提高出車率,交通執法總隊以及運輸管理局定期在此檢查,涉及車輛較多的出租車公司則被主管部門約談整改。
出租車價格上漲后,這些固定趴活點的趴車狀況是否得到改善。7月5日下午5點多,記者來到德勝門橋下,發現路兩側停滿了出租車,細數足有近五十輛出租車,十余名司機三兩成群在打牌或者聊天。同時,另一路記者在馬甸橋北發現,二三十輛出租車停放在馬甸公園前的道路上。
據司機介紹,出租車調價后,這些趴活點早晚高峰聚集的車輛有所減少,之前甚至能達到100余輛。“早晚高峰低速停駛費提高后,司機賺錢多了,拉活的積極性也高了。”
記者從交通主管部門了解到,經過近期的排查,德勝門、馬甸橋、三元橋等地的早晚高峰趴車停駛的狀況得到大大改善,相關部門已經做了數據統計,預計近期會向社會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