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節將至,內地勁吹節儉風,香港也有環保主義者走上街頭“問罪”月餅,呼吁港人減少浪費,先點人數再買月餅。
每逢中秋,香港各大商場的月餅滿坑滿谷,一項中秋節消費調查顯示,香港家庭去年丟棄了179萬個月餅。香港環保團體“綠色力量”提議,因為長輩每年都收到吃不完的月餅,今年晚輩可考慮送元貝、干冬菇等禮品,或者陪伴他們賞月代替送禮。“避免購買過量食物才是減少浪費的最佳方法。”
此外,香港《經濟日報》報道,連續兩年跟蹤香港18個品牌的月餅售價顯示,香港月餅越賣越貴,今年還出現了100多港元一個的高價月餅,據稱選用頂級材料,成本較貴,而且今年月餅的包裝改用獲得FSC(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的環保紙,也令成本增加。但環保主義者認為這還是怕寒酸的不理性消費心理所致,近年香港的禮品月餅包裝越來越講究,任職廣告界的消費者張先生直言,今年為選月餅大傷腦筋,因為發現一直用以送禮的雪糕月餅賣相不夠“體面”了。
此外,香港海關近日首次破獲冒牌月餅案。據香港媒體報道,元朗區一家美容中心的女負責人,涉嫌趁工作之便向顧客兜售假恒香月餅。假月餅用料粗劣,蛋黃較小而干散、色澤暗淡、食而無味。另外包裝也與正品有區別,假貨鐵盒蓋的凹凸紋圖案觸手粗糙。有港人購入冒牌月餅后,覺得口味有異,于是到恒香餅家的門市查詢,店方立即向海關舉報。恒香餅家表示,他們的產品只會經特許經銷商包括超市販售,不會由個別人士推銷。
香港海關表示,該美容中心向顧客兜售冒牌月餅僅約一周,所幸流入市面的數量不多,也沒有在假月餅中驗出對人體有害物質。根據香港現行條例,賣假貨最高可罰款50萬港元并監禁5年。
當然,關于月餅也有好消息,香港食物安全中心近日抽查香港市面上20個品牌的月餅樣本,包括傳統月餅、冰皮月餅、雪糕月餅等,并對266個樣本進行化學、微生物和營養成分的測試,包括檢測月餅的染色料、總含菌量和營養成分是否同營養標簽上注明的數量相符,結果,樣本全部通過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