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全文刊發了湘西州委書記署名文章——《用文化旅游再造四個湘西》,振奮人心,催人奮進,凸顯了政府責任,勾勒出民眾歸望。
綠色、文化、開放、和諧“四個湘西”是湘西州委、州政府全面貫徹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精神和十八大“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目標的高度結合湘西州實際提出的“美麗湘西”建設愿景和發展方向,也是湘西州實現兩個率先、推動五大建設和實施文化強州戰略的基礎。用文化旅游再造“四個湘西”,既要政府“牽引”,更要民眾“跟貼”。綠色是文化的屏障,文化是開放的平臺,開放是和諧的音符,四者唇齒相依、環環相扣。
文化和生態是湘西州的兩大優勢,湘西州文化資源在全省排名第二、人文存量全省排名第一、文化名人數量超全省平均值1.5倍、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超全省平均值4倍,同時擁有國家級自然生態保護區2個、國家級濕地公園1個、國家級森林公園2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個、國家級地質公園5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2座、國家級遺址考古公園2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2座、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個等等,特別是《武陵山區(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已于2010年由文化部正式掛牌。一串串數字和一個個標桿背后是湘西厚重歷史、璀璨文化、雋秀山水的強大支撐和經濟能量。
21世紀的地球村,和平與發展、能源與環境、文化與文明這三大問題和可持續發展理念已成為國際社會和世界各國的共識,湘西州站在這個歷史發展的節點上,科學、縝密、適時地提出建設“四個湘西”美麗夢想,是現實的需要,是發展的需要。得天獨厚的文化生態旅游資源不僅要科學保護好,更要合理利用好,讓她成為實現“四個湘西”的“太陽能”和“助推器”,成為“美麗湘西”的“阿凡達”和“歡樂谷”,愿文化湘西、生態湘西、幸福湘西、美麗湘西的新夢想在遠山中飛翔、在飛翔中托起!(作者: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