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今年7月剛從湖南某大學畢業(yè)的“90后”姑娘小茜在畢業(yè)兩個月后,成為英國萊斯特大學的一名國際學生,談到為什么會選擇在海外繼續(xù)求學時,她如是說。
獨立規(guī)劃的新鮮體驗
“以前我生活在父母身邊,很多事都不需要自己考慮。”小茜說,“但是現(xiàn)在事事都需要自己操心。我需要學會規(guī)劃和管理時間、金錢和一日三餐。”
西方的教育模式、方法等與國內不同,加上語言帶來的障礙,很多留學生在最初的一段時間里因為無法適應而感到壓力巨大。小茜就有過這樣的體驗:“剛開學的兩周,因為聽不懂,我感到很辛苦,很迷茫,甚至都不知道怎么辦。”這里的學校給予學生極大的自由度,正如小茜所說:“在國內,很多老師會以點名的形式確保出勤率,或者告訴學生課外需要做什么。在這里,要做什么以及怎樣做,完全取決于我們自己。‘規(guī)劃能力’便顯得尤為重要。”
以寫一篇論文為例,從拿到論文題目的那天起,你就必須提前規(guī)劃與論文相關的各事項,做到心中有數(shù):要從哪個角度去寫,需要看哪些參考資料,去哪里找這些參考資料等。“國內慣用的‘考前一周復習法’在這里行不通。”小茜笑了笑。
小茜眼中的“事事”不僅指學習方面的事情,還包括衣食住行,尤其是“食”。“吃不習慣”和“餐館太貴”是留學生選擇自己做飯的兩個主要原因,所以“吃什么”成為一個每天都會在留學生腦子里出現(xiàn)的“嚴肅”問題。小茜說,她不得不考慮在什么地方可以買到好的同時又便宜的食材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