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臺北4月7日電 臺灣中華兩岸文經觀光協會創會會長、知名律師許文彬將于9日率臺灣鄉親訪問團,啟程前往河南新鄭,參加12日舉行的“癸巳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
許文彬在臺北其辦公室接受中新網駐點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他第4次前往河南參加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此外,他曾5次赴陜西參加公祭軒轅黃帝典禮。“每次前往大陸祭祖,都有不一樣的收獲,遇到觸動我內心的人和事。”
許文彬介紹,他的家族是閩南后裔,先祖于公元1661年跟隨鄭成功從福建同安來到臺南,現已傳至第15代。而在移民福建之前,祖先來自河南許昌。因此赴河南參加黃帝拜祖大典,可謂懷著詩圣杜甫筆下“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的情懷。
許文彬說,臺南家鄉的族人迄今仍沿襲以“農歷三月初三”(閩南話稱“三日節”)為掃墓拜祖之日,這個習俗剛好與河南拜祖大典的節日吻合,而閩南后裔又稱“河洛人”;洛陽市的餐廳有“水席”,跟他小時候臺南鄉下的飲食習慣也是相通的。由此可見,中原文化一脈相承,海峽兩岸人民同為炎黃子孫。
“祭祖是我們中國人獨特的‘慎終追遠’文化。雖然我是臺灣常說的‘本土’人士,但贊同兩岸交流,樂見并參與到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中來。”許文彬指出,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是維系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彼此是兄弟手足一家人,所以應該相惜相扶,共同為民族振興而攜手合作。
許文彬還認為,歷經開放探親20多年尤其近5年來的發展,兩岸關系亟需“升級”,應從經貿為主,轉入經貿與文化并重、從文化融合來提升的新階段。
近年來,許文彬常有文章和詩作發表在兩岸主流報紙上。2010年赴新鄭參加拜祖大典時,他曾賦詩抒感:“拜祖上香情意濃,桃紅柳綠慶相逢;聚首中原頌華夏,優秀文化永傳承。”
據介紹,今年的黃帝故里拜祖大典規格提升,由河南省政府、河南省政協、國務院臺辦、國務院僑辦、中國僑聯、全國臺聯、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共同主辦,國臺辦等機構系首次參與主辦。
許文彬一行17人,成員包括臺灣中華自然農法協會理事長王仲鵬、中華金融經貿交流協會秘書長黃珊慧、兩岸互動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偉中、廈門市臺聯榮譽理事曾俊雄、河南慈濟鐵路煤碳貨位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振豐、高雄市鄉土文化發展協會秘書長許靖巧等人。(記者董會峰鄭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