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12年度統籌城鄉發展評價監測報告》公布
去年是成都啟動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的第6年。5月15日,成都市統計局根據成都市統籌城鄉發展綜合評價監測指標體系標準,在對成都市統籌城鄉發展進程進行系統評價后,發布《成都市2012年度統籌城鄉發展評價監測報告》,報告顯示,2012年成都市統籌城鄉發展總體實現程度達79.9%,較上年提高1.6%。
全市“整體協調”
經濟發展拉高整體水平
根據通行的指標體系,統籌城鄉發展進程被劃分為5個階段,50分以下為城鄉分割,每增加10分遞增一個等級,依次為初步統籌、基本統籌,70-85分進入整體協調階段,85分以上達到全面融合。統計顯示,2012年成都市統籌城鄉發展水平繼續處于整體協調階段。
在評價監測的68項指標中,發展水平較高、目標實現度超過85%的評價指標共有45項,與上年數量相等。其中,包括城鄉規劃覆蓋率在內的24項指標,目標實現度已達100%;而城鄉每萬人擁有衛生機構床位數比等6項指標,目標實現度低于50%,離全市統籌城鄉發展的階段性目標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另有16項指標,目標實現度介于60%和85%之間,有望在2020年前提前達到階段性目標值。
分領域看,去年成都市城鄉經濟發展、城鄉社會事業發展、城鄉文化發展和城鄉民主政治建設四大評價領域的統籌程度,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城鄉民主政治建設的統籌水平仍保持最高,目標實現度達97.2%;推進速度最快的是城鄉文化發展領域,綜合評價得分增長5.9%;而城鄉經濟發展領域對提升全市總體實現度的貢獻最大,其貢獻率達69.6%,拉動總體實現度提高1.1%。
三個圈層各有所長
五城區率先全面融合
從分類評價指數看,去年,城鄉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一體化指數、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及環境保護一體化指數和城鄉規劃一體化指數,目標實現度分別達97.2%、94.7%和93.5%,相對較高;而目標實現度相對較低的則是城鄉“三個集中”推進指數和城鄉醫療衛生一體化指數,分別為60.5%和62.8%。
成都市統計局分析人員表示,影響城鄉“三個集中”推進指數偏低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全市一些地方工業集約化程度、規模產出效益較低。二是全市優先鎮、重點鎮綜合城鎮化水平也較低。此外,部分公共資源配置的城鄉差距仍比較明顯。
從全域成都來看,成都高新區和19個區(市)縣統籌城鄉發展水平綜合評價得分均在70分以上。其中,五城區統籌城鄉發展水平取得新突破,本年全部進入全面融合階段;二圈層的龍泉驛區、新都區、溫江區、雙流縣和郫縣即將跨入全面融合階段。
同時,三圈層“各有所長”——城鄉經濟發展領域和城鄉文化發展領域一圈層統籌水平最高;城鄉社會事業領域二圈層統籌水平最高;城鄉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領域三圈層統籌水平最高。
報告還顯示,在去年的統籌城鄉進程中,行政村體育設施“1+2”工程達標率、農村勞動力務工人數比率兩項指標推進速度較快,提升幅度超過10%。(記者顏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