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4 壽命多久
中國首個“核電源”壽命達一年可延長
京華時報:嫦娥三號是中國首個帶核電源的探測器?
焦維新:這是我國探測器首次使用核電源,確切的名稱叫做“放射性同位素熱電電源”,利用放射性元素自然衰變過程中產生的能量,把熱量轉換成電能。
月球環境非常惡劣,不僅溫差大,而且晝夜間隔長,在這么一個漫長黑夜里要保證儀器不被凍壞,就要靠核電源。在夜間,大部分儀器可能就不工作了,但有些重要的核心的東西還要供電,比如要和地面保持通信聯絡,要監控自身狀態,否則就杳無音訊了。白天被喚醒后,太陽能帆板繼續工作,就再按計劃行走,探測。
京華時報:嫦娥三號能在月球工作多長時間?
焦維新:月球車的設計壽命約3個月,著陸器的壽命約一年,如果順利的話也有可能延長。我們說的設計壽命是要保障的最低壽命,如果電源系統、儀器等都能正常工作,就可以一直用下去,直到用完為止。
看點5 精彩后續
嫦娥五號有去有回要等長征五號送行
京華時報:嫦娥四號與肩負返回任務的嫦娥五號與嫦娥三號任務有什么不同?
焦維新:如果嫦三進展順利的話,嫦四可能在2015年左右發射。嫦娥四號任務與三號差不多,關鍵也是實現月球軟著陸,但著陸點會另選。
嫦娥五號任務估計在2017年左右。其實探月每一步都為后一步打下基礎。要有去有回,難度可就大了,需要大推力火箭,又要能深空對接,導航、定位等技術都得上一個新臺階。
嫦五月球車還要伸出手來,在周圍取月球樣品,密封保存好,放進上升容器里。登月艙下半部分就是一個小型火箭發射平臺,攜帶上升級點火起飛,進入環月軌道,跟軌道器交會對接,然后軌道器發動機點火,一起離開月球,回到地球,帶回樣品。
和落月任務相比,因為增加了上升級,所以登月艙比單純落月的要大得多,軌道器要攜帶取樣容器返回,增加了對接裝置和燃料,就要用重型運載火箭,在役的火箭都無法勝任,要等長征五號。(京華時報記者商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