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宋 嵩
以造謠傳謠“聞名”網絡的“秦火火”被刑拘的消息一經公開,就引發社會廣泛關注。8月21日,記者趕往北京市某看守所,見到了真實姓名為秦志暉的“秦火火”。
夸大事實 添油加醋
“極其夸大,才能引發極大關注。”這是“秦火火”編造謠言的手法之一,也是他的“心得”之一。
“7·23”動車事故發生后,“秦火火”在微博中說,在這次動車事故中,意大利籍旅客家屬獲賠3000萬歐元。在民警問及為什么要編造這樣離譜的謠言時,“秦火火”的回答是:“當時有人提議編為1000萬歐元,但我對他們說,太少了沒人在意,只有無限夸大,才會有人關注。”
雖然“秦火火”這條微博很快被當時的鐵道部證明為謠言,“秦火火”的微博賬號也被注銷,但就在短短的兩小時內,“秦火火”如愿贏得不少關注、新增大量粉絲。
此后,夸大事實、添油加醋,成了“秦火火”大肆造謠傳謠的常用手法之一。如在對著名軍事專家羅援的詆毀中,就在“西門公司”中故意加個字成為“西門子公司”,把一家小公司變成了國際知名公司。
或許有人疑惑,“秦火火”的微博賬號被注銷后,他為什么還能不斷地造謠傳謠?粉絲又是如何找到他的呢?“秦火火”帶著一絲苦笑解釋說,他的微博賬號是在“秦火火”上加前綴,被封了就換一個前綴重新注冊,比如“中國秦火火”被銷號后,就改為“華夏秦火火”。3年來,他共注冊了12個不同前綴的“秦火火”。至于粉絲的問題,極度看重粉絲量的“秦火火”,自然不能讓粉絲流失,一方面粉絲會搜索“秦火火”,同時“秦火火”也會在微博中提示粉絲可能要改的名字。
捕風捉影 無中生有
查看“秦火火”編造的謠言,在對名人的攻擊中,最常用的手法就是捕風捉影、無中生有,蓄意制造謠言,惡意中傷抹黑他人,以提高自己的被關注度和知名度。
雷鋒是享譽世界的道德楷模,“秦火火”為了讓自己更“火”,在雷鋒身上打起了主意。據“秦火火”交待,他是看了雷鋒穿著毛大衣和皮靴的照片,自己估算并且有意高估為90元,而他了解當時雷鋒津貼每月只有6元,于是他就得出“一年不吃不喝也不夠這身行頭”的結論。這一謠言受到關注后,“秦火火”更加起勁兒,同樣用解析照片的方式,說雷鋒的許多照片是擺拍的,并得出雷鋒這個典型是國家制造的結論。這些說法的傳播,引起廣大網友的極度不滿。
“秦火火”利用熱點事件炒作自己,捕風捉影、無中生有之甚,當數對北京李某某的年齡以及不是其父親親生子的謠言。“秦火火”承認,整個事件都是他根據從網絡上搜集到的信息編造的。說起這事,“秦火火”自己都覺得荒唐:他是把父子的照片進行對比,發現他們長得不像,于是就覺得兒子不是父親的親生子,并在網絡中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