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對于年輕的中國四川省都江堰市女檢察官陳喬喬來說,是一個永生難忘的特殊日子——兩年前的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發(fā)生,這一天也是她的生日。
“2008年的生日遭遇大地震;2009年的生日,我的家人對我說‘以后就不要過生日了,改個日子吧’;今年真沒想到,能在上海世博園區(qū)里過生日。”
2010年5月12日,陳喬喬的27歲生日是在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地下二層的志愿者休息室內(nèi)度過的。蛋糕、燭光、歡笑,還有生日快樂歌……她和她的伙伴都身著綠衣白褲,作為上海世博會園區(qū)志愿者,她們有一個統(tǒng)一的昵稱“小白菜”。
大約兩個月前,陳喬喬響應(yīng)當(dāng)?shù)貏訂T,報名成為上海世博會都江堰黨員志愿者團隊的一員。和她一同前來上海的還有另外17名年輕的公職人員。
作為一名世博會志愿者,陳喬喬正式上崗的這一天,也恰巧是5月12日。清早,她和她的伙伴站在中國館前廣場上“站崗”,為過路游客解答各種疑問。
“我想這是一次‘感恩之旅’,汶川地震把上海和都江堰聯(lián)系在一起,假如今天你來到都江堰,你一定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們的城市,因為有了上海的援建工作者,變得更加美麗。”陳喬喬激動地說:“看著一棟棟新樓拔地而起,都江堰人對上海人民的無私奉獻,可以用‘感動’兩字來形容,我們希望報答上海這座城市,所以來到這里為世博會盡個人的綿薄之力。”
作為汶川大地震的親歷者,回憶2年前的一幕幕,陳喬喬顯得十分鎮(zhèn)定。“那天下午,我剛走進單位,就感到天崩地裂一般,我和同事迅速從5樓撤離到地面,那一幕至今想來,都好像好萊塢的災(zāi)難大片,身邊的房子幾乎都倒了,不少人被壓在廢墟中,那一刻我們原地待命,半小時后就奔赴重災(zāi)區(qū)——都江堰市中醫(yī)院。”
“那一天,我的生日根本沒來得及慶祝。我想,那時我都算不上是一名志愿者,作為一名都江堰市市民,都有責(zé)任搶險救災(zāi)。”喬喬很坦然。在災(zāi)區(qū),她曾經(jīng)當(dāng)過秩序維護人員、救援物資配送的領(lǐng)路人等等。
在陳喬喬記憶中:“地震發(fā)生后直到第3天才吃上從成都遠道而來的熱米飯,最初的一周只能在汽車上小睡,每天休息只有3至4個小時,直到3個月后才真正有了喘息的機會……”
這一切經(jīng)歷,成為陳喬喬走進上海世博園擔(dān)任志愿者的經(jīng)驗累積。談及如今在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前的志愿工作,喬喬也很從容。她說:“我們花了不少時間,做好前期功課,熟悉中國館周邊地形,我被問到最多的問題是‘預(yù)約券在哪里領(lǐng)’,我甚至還遇到了四川游客,倍感親切。”
陳喬喬也有自己的世博參觀“路線圖”,她說:“在上海的短短兩周時間內(nèi),絕大部分時間要服務(wù)參觀者,幾乎沒有時間游玩。在離開上海的最后一天,我想去看看天天‘站崗守護’的中國館以及四川館。”
陳喬喬說,對于個人而言,今天自己許下的生日心愿要保密,而對城市和國家而言,自己許下的心愿是“上海世博會圓滿成功!都江堰變得更美好!”。(記者 許曉青 龔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