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中午12點半,剛剛吃過午飯的周振波匆匆趕往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培訓中心的會議室,接受最后一次全國人大代表任前培訓。再過一天,他就將趕赴北京,與來自全國各地的代表們會合,在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履行職責。
現為上海德力西集團有限公司變壓器生產車間主任的周振波是一位來自河北的農民工。十年前從海軍部隊轉業的他經戰友介紹來到上海,從學徒工干起一步步地做到車間負責人。回想起一個多月前得知自己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情景,他在電話中告訴記者:“我曾經想過當勞模、當先進,但能成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走進人民大會堂開會,是我做夢都沒想到的。”
和周振波一樣,在2987名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中,還有多位過去未曾想過能當上全國人大代表的農民工。5年前,胡小燕、朱雪芹、康厚明成為首批農民工身份的全國人大代表而備受矚目。今年,僅廣東一省就選出3名農民工代表,重慶、山東、上海等地都出現了農民工代表,使得農民工這個人數超過2.6億的群體在最高國家議事殿堂中有了更多的“代言人”。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王萬賓指出,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選舉的最大特點是首次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
農民工代表數量的明顯增加,反映了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在“同票同權”時代所發生的積極變化。
從1953年我國第一部選舉法公布實施起到1995年之前,我國農村與城鎮每一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為8:1。此后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選舉法,平均每24萬城市人口和每96萬農村人口各選出1名全國人大代表,即城鄉選舉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調整為4:1。2010年通過的選舉法修正案明確了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這一重要原則,人們常說的“同票同權”在國家權力機關組成人員的選舉中得以實現。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的代表名額分配中,不論城市還是農村,城鄉均按約每67萬人分配1名。
在這次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選舉實行“同票同權”的過程中,京津滬渝四大直轄市及部分城市化程度較高的沿海省份的代表名額有一定程度的減少,而貴甘豫等農業人口較多省份的代表名額則有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