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這樣通過依法履職推動解決改革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在過去五年人大工作中并不鮮見。報告介紹:
——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害發生后,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門聽取審議國務院抗震救災工作報告并作出決議,批準調整2008年中央預算,為抗震救災及恢復重建提供資金保障。
——2010年提出盡快制訂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意見和建議,為中央研究編制“十二五”規劃提供重要參考。
——及時回應民生關切,修改和通過了一批社會領域法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食品安全法、社會保險法……
五年來,始終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來謀劃和推進,始終把人民利益作為最重要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成為十一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工作不懈的追求。
創新機制 開拓新局
監督預算是憲法賦予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一項重要職責。
2010年8月,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改變了以往在6月份一并聽取審議中央決算報告與當年預算執行情況報告的做法,首次在8月舉行的常委會會議上專門聽取當年預算執行情況報告。
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主任的高強說,這樣調整,便于常委會組成人員全面了解當年預算執行情況,增強了常委會預算監督的效果。
法律草案原則上都在中國人大網公布,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是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新舉措。
從2008年社會保險法草案收到7萬多件意見建議,到2010年車船稅法草案的近10萬條;從2011年個稅法修正案草案的23萬多條,到2012年勞動合同法修正案草案的55萬余條……
報告指出,這樣的做法既是擴大人民有序參與立法的過程,也是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過程,還起到了普及法律知識的作用。
開展立法后評估試點,通過多種形式對法律制度的科學性、法律規定的可操作性、法律執行的有效性等作出客觀評價,以便更好地修改完善法律。
開展專題詢問,邀請國務院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到會聽取意見、回答詢問,同時通過電視網絡等媒體直播,產生積極社會反響。
……
“人大工作也要與時俱進,這需要更大的勇氣和智慧。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開創人大工作新局面?!瘪R瑞文代表說。
|